首 页 >>
春联

 

 

春联

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简介

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这两个神的名字有特别的念法,神荼要念“伸舒”,郁垒要念“郁律”。

此外,根据《王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中,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茶、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唐以后逐渐改为尉迟恭、秦叔宝。

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的世界最早的春联是:“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这幅春联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卷号为斯坦因0610)上,该遗书记录十二副在岁日、立春日所写的春联。该联为排列序位中的第一副,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唐开元十一年(723),较后蜀主孟昶的题联早240年。“三阳始布;四序初开”打破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世界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春联。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良好心愿。   

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就有“总把新桃换旧符” 诗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有宋代王曾诗《皇帝阁立春帖子》:“北陆凝阴尽,千门淑气新。”是春联佳句。  

明代开始盛行。据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子书写。朱元璋大力提倡贴对联。金陵定都以后,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在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穿便装出巡,挨家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斤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同时,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 “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春节,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是农历年中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

千家万户写春联、贴春联,是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人们向往美生活的民族风俗。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周汝昌先生说,“春联是举世最伟大、最瑰奇的文艺活动。”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楹联分为春联、寿联、挽联,门联、厅联、庙联,名胜联、商业联、游戏联等多种形式,而春联只是楹联其中的一种。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甲骨文表达是从井中提水的状态, 金文桌上坛子, 专家解为供桌敬酒祈福.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传说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习俗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要求概述

通常春联有两幅直联一幅横联,直联的每幅最后一字有平、上、去、入等声韵(接近现在的国音四声法,但有出入),正确的贴法是:  

上声、去声及入声字为上联,平声为下联。也有例外,如毛泽东截王勃句创作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天长一色”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  

大红春联表达了自己对新的一年的希望,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是用民间艺术形式表达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贴春联也有很多讲究,若是贴得不当,就会被人笑话。  

传统贴春联的方法为,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另一种是常用的贴法。解放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若是将两种春联贴法“混合使用”,就不太文明。   

如果从秦汉开始计算,中国贴春联的历史已有两千年,那么为什么中国百姓对贴春联一直情有独钟呢?这就涉及到中国百姓传统的思维观念问题。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人民自古就有个乐观的思维观念,就是寄希望于未来,祈盼未来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无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什么高兴、得意的事,还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总是希望未来的一年过得更好,所以在新春即将到来之时,贴春联恰好是达到这种目的的最佳选择。他们借助于春联表达对即将过去的一年的欢喜和幸福的心境,或者表达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与厚望。在他们的传统的观念里,一年中有个好的开端是最惬意的事,最吉利的事,所以,每到春节就通过贴春联表达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盼。

同时中国人民过春节很讲究喜庆、吉利、热闹,吃好的,喝好的,放鞭炮,走亲访友等都是喜庆心理的反映,而贴春联恰恰是强化人们的喜庆心理和渲染气氛的一种外在的手段。

春联既是根据中国古代骈体文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又是借鉴了中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它与古代的骈体文和诗歌不同,是一种特有形式的独立文体。尽管律诗或骈文中的对仗句,往往就是绝妙的对联,但只有在它们脱离律诗或骈文而独立存在时,才能称为对联。它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形式上成对成双,两联彼此相“对”,内容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副对联的上联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  譬如:“虎借春风传喜报;兔凭皓月摄福乡”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也有另类的现象。

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

就是说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上下联的词性,就是说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要对等排列,既要相同,又要相对。如刚才列举的虎借春风传喜报;兔凭皓月摄福乡。

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

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

燕剪梳青新岁树;莺声唤醒梦篱花。

的对联就做到了平仄相调,达到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的艺术效果。

第四,切忌合掌

所谓“合掌”,语义重复。对联是文章中最精练的文体,避免上下两联说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联中用“震乾坤”对“惊世界”,“发祥光”对“腾瑞气”,语义重复,都属毛病。

堂上笔书新福字;门旁联映好春光。上联写福字,下联贴春联。

第五,选好对联的横批

横披,又叫横批,横额,横联。横披除寿联之外,大部分都要用。横披与对联内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好的横披,是一副对联的内容的点睛之笔。横披在写作手法上,常见的可分为三种形式:

一是对联写意,横披题名,如“欢度春节”、“新春大吉”等,直接点名贴春联的目的,如;虎借春风传喜报;兔凭皓月摄福乡横批:欣荣之象

二是对联写意,横额点睛,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的横是批“吉星高照”,则是揭示出实现对联内容的关键所在就是“吉星高照”,点睛之笔;

三是联披互补、相辅相成,如,“堂上笔书新福字;门旁联映好春光

横批:东风送喜”则是与对联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横披多为四字,写横披是从右往左横写。贴横披应贴在门楣的正中间,其字体应与上下联风格一致,上下呼应。

选择

  春联具有广泛性,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过春节时贴春联。不仅如此,就是连一些饭店、美发厅、宾馆、杂货店等一些商家、企业也都贴春联。这就涉及如何选择春联的问题。

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追求

  首先,春联要突出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追求。   无论是居民住户还是单位贴春联,都应体现出一种健康的审美趣味和追求。

有的是从祖国的蒸蒸日上,繁荣富强着眼的。如,

春回大地百花争艳,日暖神州万物生辉,

红色窗花妆喜气;深情联语寄宽怀。横批:欢度佳节

等。这样的春联概括了祖国百花争艳,万物生辉的繁荣景象,讴歌了新时代的新面貌,透露出春联的创作者对祖国日新月异的美好生活的赞颂。

有的春联是表达了自家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和向往,如,“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门前柳色和茶煮;卷内诗情共酒餐。横批:春日怡心

这种家庭春联是表达了对未来一年的祈福和祝愿,希望在新的一年事事遂心,吉祥如意。

体现个性

其次,贴春联最好体现出个性。   既然贴春联是要寄托某种祈望和祝福,那么,不同的人家,不同的行业,不同的身份都会有不同于他人的祈望与祝福,因此贴春联应符合自身的特点。譬如,

雪从玉宇发银票;春为山河做美容。横批:丰年丽景

这是体现新农村对新的一年祈望与祝福的春联。

人生寄梦春加力;事业遂心誉放辉。横批:立志弘德

事业繁荣的春联。

一枝粉笔,连绵化雨滋桃李;八尺讲台,摇曳春风抚栋梁。

这是教师家庭贴的春联。

体现各自特点的春联,突出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和敬业精神。体现个性主要是强调不要将春联贴串行。如工人家庭,贴一副“费劲养猪,三口人家甜日过;种田流汗,九秋果实旺年来”的春联,就成笑话了。

春联张贴

第三,春联张贴。   春联的张贴,要符合传统规矩,春联要竖贴。传统以右为上,上联要贴在右手边(即门的左边),下联要贴在左手边(即门的右边),横批也是从右往左读的。上下联不可贴反。从内容看,上联与下联具有因果关系,雪从玉宇发银票;春为山河做美容。横批:丰年丽景

因为“雪从玉宇发银票”,才使得“春为山河做美容”,如果贴反了就颠倒了因果关系,也让人读着别扭。再从平仄看,从春联上句和下句但也有的对联上联尾字是平声、下联尾字是仄声,不要认为是仄声的都是上联。遇到这种情况就要从春联的内容上来判断上下联。这就要求在张贴时认真读联,真正明白联句的内容。  

必要时,还要根据横额来判断上下联。因为对仗有工对和宽对之分。在实例这一节,将进行具体分析。  

另外,春联的尺寸大小要与自家的门户相协调。居民家的门户贴1520厘米宽的春联最好,而商家铺房店面要根据门户的宽窄,贴2030厘米左右的春联最好,这样能显得协调、大方。至于某些高大建筑的机关大门,如果贴春联的话,其春联的宽度也不宜超出40厘米为宜。

实例

2.幸福吉祥,花开富贵。   

4.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6.山清水秀风光好, 人寿年丰喜事多。   

7.和风吹绿柳, 时雨润春苗。   

8.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9.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10.一家和睦一家福, 四季平安四季春。   

28.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30.万家腾笑语,四海庆新春。

1.  和睦   

上联:二十四时节气,乾坤竞秀   

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   横批:天人合一   

2.  和美   

上联:天和、地和、人和,和融华夏   

下联:歌美、舞美、花美,美在今宵   横批:新春大吉   

3.  和顺   

上联:和和顺顺千家乐   

下联:月月年年百姓福   横批:国泰民安   

4.  和谐   

上联:党心、民心、万众一心,科学发展春风起   

下联:国运、家运、宏图大运,社会和谐旭日升   横批:万象更新   

春联贴法分析

1。根据时间顺序  ——摘王勃《滕王阁诗》而制作的春联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2。根据气势  上下联均与去声收尾,下联气势要强于上联,根据规则,即能区分上下联。   

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3。根据平水韵   此联上仄下平收尾,容易区分。

瑞雪无私铺岳野;梅花有爱扮冬春。  

4。根据横额{横批}: 由横额“和气生财 ”横额在上的贴在上面,横额在下的贴在下面。[1]

天和人和全家和   福多财多喜庆多

春联趣事  王羲之妙书春联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此时正值年终岁尾,于是王羲之书写了一幅春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春风春雨春色  新年新岁新景   

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后,王羲之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幅,让家人再贴出去。这幅写的是:莺啼北星  燕语南郊   

天明又被人揭走。可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都挂上了春联,唯独自己家门口空空落落,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   

王羲之想了想,又提笔写了一幅,写完后,让家人先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先张贴于门口: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夜间果然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见这幅对联写的不太吉利没揭。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即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好,此时已有不少的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众人喝彩称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