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登府
张登府,字研之,研究生文化,1947年12月26日生于江苏淮阴。1982年加入北京市职工书法美术摄影协会为会员;1998年加入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为会员、后晋为创作研究员、艺术委员会委员;1999年加入北京书法家协会为会员;2002年加入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为艺术会员;2012年加入中国楹联学会为会员、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2008年退休后参与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工作,曾任驻会秘书长,现任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
自撰句
笔 落 惊 风 雨
文 / 罗杨(中国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文化部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委员)
我和张登府先生是书友,因共同爱好常一起切磋笔墨技巧,于我则大受裨益。张先生乃文人气质,君子风度,故话语投机乃以文会友,君子之交,交往甚欢。
清张謇语
书法与人的秉性有关,所谓“字如其人”,张先生是一位文墨相间的书法家,在他的笔墨之中闪烁着传统的人文智慧精神的光芒。他的书法有如他的人,散发着文人气质和书卷气息,以及生命情感和人性温度。张先生是个典型的文化人,透过他的书法让人感到除了娴熟的笔墨技巧之外,所传递的是一种生命的情感,一种思想的表达,一种情绪的力量,一种文气的彰显,一种“如其志、如其学、如其才、如其人”的心灵触动。
大医精诚
商圣张弼士语
张先生的书法既师古不泥又自出新意,既笔墨有法又出神入化。他能娴熟的书写真草隶篆各种字体,且各体具佳。他在笔法上能冲破平淡,给人以险绝之感,但又因包含法度规则,所以又能够正大流畅,笔笔相属,字字顾盼,字中有情、弦外有音,天真自然,生气勃勃,既曲尽物象又合乎审美法则,既突破常规又合乎情理,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想像。而这些都来自他对传统法度的全面把握,以及他对传统技法的刻苦修炼。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常年临古人之经典,步古人之精神,得古人之精华。正如“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的规律,自幼从童子功起,他就下足了闻鸡起舞夙夜勤修的苦功;经历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修行,方有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成功。
毛泽东 词 浪淘沙北戴河
诸葛亮 诫子书
一个人的书法如果能在当代喧嚣的世界中给人一种宁静,这就是一种文气;如果能在躁动的世界当中给人一种典雅,这就是一种境界。张登府的书法即属于此一类。我相信只有一个爱书法爱到骨子里的人,才能将书法的笔墨演绎出如此的神奇和美妙。
在张登府的人生履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所工作的岗位和社会兼职很多,他曾是业绩辉煌的工程兵大军中的一员,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国家修建战备工程而转战五省六地。转业到北京工作以后,曾担任过国有企业党总支书记、党委办公室主任、党委书记兼总经理、党委书记兼董事长。退休以后到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工作,担任驻会秘书长,现担任顾问,还担任多家书画机构的顾问、名誉院长等。 而书法对他的人生来说,只是一种“闲情逸致”和“闲来之笔”所带来的一种生命中的诗意。就像唐代的大家颜真卿,抑或宋时的苏东坡,并不以书法为业,但他们的书法却是成为了那个时代和中国书法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翘楚。由于有了这种对书法的热爱和超脱,使张登府的书法摆脱了市俗的羁绊,从而也使他在书法中找到了自己,表达了自己,实现了自己。
张之洞句
禅茶一味
心性的空灵和静修是书法家最可贵的状态。只有静下来才能不浮躁、不急躁,书法中才能表现出“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从而不为红尘所扰,坚守书法的精神家园。古朴典雅,俊逸恬静既是张登府的书风特色,也是他的人格写照。在张登府身上,静是一种心性纯正的恬静,这种恬静,既是一种人格的修养,也是一种书法创作的状态,更是一种人书俱老的成熟标志。从张登府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到,他的笔墨能与庄子的哲学思想对接,从而焕发出超然意表的艺术精神,透出书法的精神气质。所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清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的全神贯注于书法,就不能达到高超的书艺。只有远离喧嚣和浮华,心境才能安静下来,写出的作品才能超然起来。书法也许就是孤独者的事业,也许就要像颜真卿写《祭侄稿》那样“孤立无助”,也许就要像苏轼写《寒食帖》时的那种“惆怅孤独”,也许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不寂寞。
自作诗学书有感
自作诗在党五十年
张登府的天性里便热爱书法,如今书法已成为他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其实,书法不仅可以表现生活和艺术,它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艺术的生活方式。显然,张登府已经将书法创作当成了一种人生修行的过程,其书法已形成独特的书写风格,笔墨、章法婉如闲庭信步,常常会令人眼前一亮,怦然心动。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无疑,张登府的书法创作已进入到了炉火纯青,用笔老辣,佳作叠出收获期,祝愿他在成功的喜悦中勃发前行,“笔底春风挥不尽,东涂西抹总开花”。
自作诗 建党百年感赋
自作诗胡杨颂
张登府在毛泽东书信与书法文化研讨会上
张登府在党五十年纪念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