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动态报道 >> 专稿:著名书画家、文化学者杨牧青谈年的文化
专稿:著名书画家、文化学者杨牧青谈年的文化

专稿:著名书画家、文化学者杨牧青谈年的文化
农历2021年辛丑腊月二十三日

大家知道,关于“年”有时间、时代、经历、岁数、收成及姓氏等十多种不同解释,而这些概念背后就是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年的文化内容很广博,约之有年兽的传说、年的习俗、年的文字演变和年的历法四大类。

 
一、年兽的传说
年兽又称“夕”,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恶兽。传说古时候每到年末午夜时,年兽就会进攻村子,头上的犄角就是武器,凡被年兽占领的村子都遭受到残酷屠杀。传说有一位白胡子神仙教给了人们方法,利用年兽的弱点“放爆竹(吓坏年兽)、贴春联(年兽怕红色)”驱赶年兽。于是人们为了防止年兽再次骚扰,就把放爆竹、贴春联逐渐的变成了过年的节日习俗。
据考证,最早提及“年兽”的文献出现在1933年上海浦东作家孙玉声(海上漱石生)《沪壖话旧录·岁时风俗之回忆》(壖ruán,城下宫庙外及水边等处的空地或田地)里:“其有悬紫微星画轴者,画家每绘一石柱,柱上锁一似狗非狗之兽,或云是兽即天狗星,或云是兽名年,常欲食人,紫微星故锁系之,不令至下界肆恶,而使人不逢年患,故过年时悬此最宜。”
但是,从一些其它文献记载和后来形成的年画传承来看,年兽可能是从先秦《山海经》、汉代《神异经》、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及唐代杜甫《天狗赋》、刘禹锡《畬田行》、明代佚名《西旅贡獒图》、吴承恩《西游记》、清代雍正时期的书画家罗聘《胡人异兽图》等题材中演化而来的。譬如,杜甫《天狗赋》:“夫何天狗嶙峋兮,气独神秀。色似狻猊,小如猿狖。忽不乐虽万夫不敢前兮,非胡人焉能知其去就。向若铁柱倚而金锁断兮,事未可救。”
无独有偶,在西方神话传说中虚构的独角兽则形如白马,额前有一个螺旋角,代表高贵、高傲和纯洁。有的故事中描述为长有一双翅膀,甚至还有独角兽是黑色的描述。特别现当代一些如《哈利波特》等作品不断对其描述和传播。估计西方人的“独角兽”原型可能是来自于印度犀,今见于印度卡齐兰加国家公园。
当然,通过对中国和西方世界的“上古文化”研究可知:西方神话传说中虚构的“独角兽故事”就是吸收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故事,经过再加工之后,在清朝末年再传入了中国,从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开始,这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交融特征。
 
二、年的习俗
人们基本上都知道,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南方以二十四日开始,又有官三民四渔五的说法。)各家各户都进入过年的准备期。譬如,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年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当然,年俗很多了。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区称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的祭灶节为小年。江浙沪一带的很多地区称正月初五为小年。也有不少地区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
其实,过年对于我们从历史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思考的角度来说,更可能的实质意义在于“祭”与“祀”了,这涉及到一个天、人、地的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怎么和谐相处的问题,也是属于生态文明的范畴。古人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那人们知道“家之大事,在什么呢?”通过我的研究,完全可以说:家之大事,在祭在礼!若把祭与礼放置在新时代文化背景下去拓新,那对当前及今后的社会安定、和谐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至于年的习俗就很多了,譬如: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正月十三,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杨公忌日。
正月十五,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三、年的文字演变
就“年”这个文字的演变情况来看,早在三千多年前殷商甲骨文时期就有了年字,是“上禾下人”的形体构造,的确像一个人负荷着稻子而行。周代金文继承了殷商甲骨文的某些文化特质,对“年”字改变不是很大,脉络比较清晰。但是,“年”字到了秦代小篆时期就变成了“上禾下千”的形体构造,这估计是寓意人要久长,要有千年之久,抑或“千年大计”从此而脱生!可参见郭沫若、胡厚宣编著《甲骨文合集·2132拓片》(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华书局出版)及金文、简牍等古文字的演变情况。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稌(tú),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孟子·滕文公上》:“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年/秊,谷熟也。”近代古文字学家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指出:“年,乃就一切谷类全年的成熟而言。”
 
四、年的历法
如今大家都知道,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地球自转一圈为一日/天)或者说是太阳在天球上沿黄道从某一定标点再回到同一定标点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可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季为三个月,春季是年的开始和年的结束。一年有十二个月(不包括闰月),阳历365或366天,农历354或355天,所以农历要置闰。
当然,这涉及到一个天文历法的问题。通过文献记载可知,“年”在尧舜时称“载”,有天体星辰运载一周之意;夏代称“岁”,寓含人的生命长了一岁,新的生机将临之意;商代称“祀”,表示四时已过,该编史造册,奉祀神灵祖先了;周代称“年”,以农作物收成为寓意。
春秋时期《穀梁传·桓公三年》记载:“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由于五谷成熟需要一个周期,于是“年”逐渐演变成为时间单位。如《诗经·豳风》“自我不见,于今三年。”也是表示时间单位的。
诞生于战国时期的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释天》说:“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两晋时期风水学家郭璞对此做出解释:“岁,取岁星行一次;祀,取四时一终;年,取禾一熟;载,取物终更始”。这里详细的解读了“年”的时间表意演变关系。中国先祖在原始农业的长期耕作实践中,发现了四季交替周期,同时观测出天体运行(日月星辰)与地上农作物生长之间的规律(即观象授时)。
在夏、商、周时期就已出现了以北斗斗柄所指的星象位置变化用干支纪年、月、日的办法(历法完成期),由于各个朝代使用的历法不一样,故岁首(也就是每一年的开始)也不相同。
夏历正月是现在我们所用的阴(农)历一月,即建寅孟春之月;商历以现在的阴历十二月为岁首,即建丑季冬之月。
周历以现在的阴历十一月为岁首,即建子仲冬之月。在西周共和行政初期,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政,制定纪年。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秦代用《颛顼历》,以现在的阴历十月为岁首,即建亥孟冬之月;汉代初期仍以秦历为准。直到汉武帝时改《颛顼历》为《太初历》,并把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仍以夏历正月为岁首。这就是我们现在仍把阴(农)历称为夏历的原因。
南宋杨忠辅编写《统天历》和元代郭守敬编写《授时历》,均以一岁为365.2425日,与现行公历的平均一年时间长度完全一致。《授时历》是1281年颁行的(现行公历却是到了1576年才由意大利人利里奥提出来的)。
郭守敬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一部很进步的历法,它流传到西方世界,把许多先进的科学成就传授给世人——可以说,中国的“天文”这一门学问影响了、改变了整个的人类世界进程!
我们以科学的态度,通过对古籍查阅,在这些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年”的由来与“年兽传说”没有丝毫关系,它是近一两百年才产生的民俗性的文化故事。根据对华夏上古文化研究可知,中国的天文历法产生时间非常早,可以追溯到三万年前遂人氏在大昆仑区域“立方牙,定北极”时期,到了一万五千年前伏羲氏创造八卦后开始逐渐完成。严格的讲,至少到了距今五、六千年前炎帝、黄帝时期已经有了指导农业生产的历法了,所以大挠氏创制干支、容成氏创造历法不是传说。再后来就到了唐尧时期“陶寺遗址”的观象授时完整性。
所以,我经常讲,中国的天文历法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文明的产生,也是最具大智慧的一种文化生成。《易经》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这些都与天文历法有关,也与人文社会有关,更是我们必须要了知学习的!
(备注:本文属于“艺界网向百余家媒体通联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发。本文作者:杨牧青,著名书画家,甲骨文与上古文化研究学者,中国书画国学系列公益讲座发起者、主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