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理论与实践 >> 怎样写七绝(下) 姚连弟整理
怎样写七绝(下) 姚连弟整理

 

问渠哪得清如许  怎样写七绝(下)  姚连弟整理

四、技巧

技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表现手法。我国古代的诗论中,把赋、比、兴三个字概括为诗创作的三种表现手法。明人王文录说:作诗不明赋、比、兴,医药不明君臣佐使也,岂得为诗?.朱熹曰: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按此理解,所谓赋,就是写实,平铺直叙,直言其事;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所谓兴,就是开头先写别的事物,引起下面所要说的正事。 

1、赋

赋法,即直接陈述,直描情状,直抒胸臆,直写人物,直叙事伯,直写景物。是告诉我们是什么的问题。唐以前的人们,赋比较多,后来越来越含蓄,赋也就少了。如项羽的《垓(该)下歌》: 

力拨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追)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楚.项羽《垓下歌》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败亡之前吟唱的一首诗,是足以惊神泣鬼的一首壮歌。抒发了项羽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那种充士怨愤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气世上无人能比。但时局对我不利啊,乌骓马跑不起来了。乌骓马不前进啊,我该怎么办?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该把你怎么办?

项羽是将门之子,少年气盛,力能扛鼎,才气超群。他胸怀大志,面对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敢于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项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23岁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率领江东八千子弟投入起义的大潮,成了诸路起义首领中妁佼佼者。巨鹿一战,项羽破釜沉舟,与几倍于己的秦军进行浴血奋战,奇迹般地灭了秦军主力,被各路诸侯推举为上将军。此后,项所向披靡,直至进军咸阳,自封为西楚霸王。但从这一句诗中也可以看出,项羽夸大了个人的力量,这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时不利兮骓不逝,天时不利,连乌骓马也不肯前进了。项羽不是新时代的骄子,而是旧制度的牺牲品。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之中,他虽然与汉军大战七十,小战半百,打了不少胜仗,但仍是匹夫之男,既不善于用人,更不会审时度势,他的失败根本不是什么天意,全是咎由自取。

这首绝命词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这是一首表现英雄末路、敷陈其事的悲歌,直抒胸臆,慷慨激昂。

赋的要求:一是要交待清楚,明白;二是要讲究曲折、起伏,不能平淡如水,没有诗味;三是要有主线,尤其是叙事诗。

用在绝句中的赋法,唐以后不多,但也有很多名篇。如宋.李清照的五言绝句《乌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李清照《乌江》

这是一首雄浑宏阔的咏史诗,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言志诗。李清照南渡之后,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罢守江宁,李清照与丈夫具舟去芜湖。沿江而上时经过和县乌江(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处)。该诗可能作于此时。李清照在这首诗中,不以成败论英雄,对楚霸汉之争中最后以失败而结束了自己生涯的楚霸王项羽,表示了钦佩和推崇。这首五绝,通过歌颂一位失败了的英雄——项羽,表现了诗人崇尚气节的精神风貌。对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也是一个有力的讽刺。

此诗,其实就是对项羽自杀乌江写实,作者直抒胸臆,写出了自己的看法。再如唐.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世人交结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人。——唐.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世俗的人互相结交需要以黄金为纽带,黄金用得不多,交情自然不深。纵然口头上暂时承诺了什么,实际上他的心就如路人一样冷漠。

这首诗形象地勾画出长安壁主人虚情假意的笑脸和冷漠无情的心。悠悠两字,形容行路心,十分恰当地表现出这份本性长久而自然地生长于世人心中。这样一种看似平淡的口气,对人的讥刺不露骨而能达到鞭挞入骨的效果。

文学是社会的一画镜子。这首诗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揭露金钱对人心的侵蚀,势利对社会的污染。通篇议论,纯用赋法。言浅意深,富有哲理意义,反映了唐代社会世态人情的一个侧面。

2、比

比法,即以彼物比此物,是告诉我们像什么的问题。在绝句的创作中,比是一种经常的、大量使用的表现方法。巧比妙喻的目的,是为了使诗词比直接陈述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比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

比喻

就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用比喻法描写事物,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加深读者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

如:对牛弹琴、呆若木鸡、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等等。

比喻又有以下方式: 

其一,明喻。就是比较明显地打比方。如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唐.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此诗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被贬谪的愤慨不平之意。前两句以剑喻山峰,谓其割人愁肠,字照应上句剑芒的比喻,突出作者愁苦之深;后两句由峭拔似剑芒的群峰进一步产生出一个奇特的幻想,期望身化千亿,分别登上各个峰头以望故乡。全诗因景生情,融情入景,想象奇特,比喻新颖,作者谪居的愁苦与望乡的悲哀在短短二十八字里表达得深挚感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此诗中尖山似剑芒就是明喻。再如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 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金光闪闪。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一半呈现出殷红。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这首七绝是一首写景佳作。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全篇用“可怜”二字点逗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此诗中露似真珠”“月似弓也是明喻。 

其二,隐喻。也就是暗喻,比喻关系暗含在其中。如宋.文天祥的《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 文天祥《扬子江》

南宋德祜年间,元兵南下,占领了长不中下游地区,文天祥曾赴元营谈判,被元丞相拘禁,后逃脱。这首诗是他向南宋的首都投奔途中所写。

此时文天祥从南通搭船到浙东转往福建。诗中南方指南宋朝廷。“磁针石”即指南针。诗人以指南针比喻自己的一片忠忱,既通俗又恰切。

文天祥曾自编诗集,以出使元营,被扣押北行,中途脱险,流离颠沛到福州南宋朝廷为顺序,取名《指南录》。本诗即为点题之作。

这里臣心就像磁针石,就是一种隐喻。再如唐.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以夫妻或男女爱情关系比拟君臣以及朋友、师生等其他社会关系,乃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从《楚辞》就开始出现并在其后得到发展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此诗也是用这种手法写的。

全诗以“入时无”三字为灵魂。新娘打扮得入不入时,能否讨得公婆欢心,最好先问问新郎,如此精心设问寓意自明,令人惊叹。

仅仅作为“闺意”,这首诗已经是非常完整、优美动人的了,然而作者的本意,在于表达自己作为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时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应进士科举,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来说,乃是和女孩儿出嫁一样的终身大事。如果考取了,就有非常广阔的前途,反之,就可能蹭蹬一辈子。这也正如一个女子嫁到人家,如果得到丈夫和公婆的喜爱,她的地位就稳定了,处境就顺当了,否则,日子就很不好过。诗人的比拟来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很有典型性。即使如今看来,读者也不能不对他这种一箭双雕的技巧感到惊叹。

《近试上张水部》这个标题可以帮助读者明白诗的作意,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是官水部郎中的张藉。张藉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朱庆余平日向他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到要考试了,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藉,以公婆比主考,写下了这首诗,征求张藉的意见。通篇都是都是以比体写成。

张藉接诗后,也回了一首《酬朱庆余》: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唐.张藉《酬朱庆余》

由于朱的赠诗用比体写成,所以张的答诗也是如此。在这首诗中,他将朱庆余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诗的前两句,是说朱庆馀德才兼备,文章写得好,但还不够自信。

“齐纨未足人间贵”,“齐纨”,齐地产的白色细绢,异常精美,自古有名。这句表面是说,尽管有许多别的姑娘身上穿着齐地出产的精美绸缎做成的衣服,却并不值得世人看重。“齐纨”,在这里比喻表面的、花哨的东西。整句是说,表面的华而不实的东西并不值得看重,言外之意是,朱庆余并不是一个华而不实、徒有其表的人。

“一曲菱歌敌万金”。《采菱》古曲,是高雅的曲子。在这里,作者用“菱歌”比喻朱庆余的文章写得好,很有价值,作者本人非常赏识,榜上有名是没有问题的。两句结合起来,作者除回答了朱庆余的疑问以外,还肯定了朱庆余的德行文章,说明朱庆馀不是一个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人。同时也流露出了对朱庆余的赞赏之情,自然,作者喜欢奖掖后进、爱惜人才的品质也表现得非常充分。

在艺术上,这首诗也很有特色。通篇用比拟的手法,把自己的意思含蓄曲折地表达出 来,饶有机趣。朱庆余的诗写得妙,张藉的答诗也是比得妙,珠联璧合,传为千古佳话。

其三,借喻。是一种省略性的比喻,直接用比喻物来代替被比喻物。杜甫《少年行》

巢燕养雏浑去尽,江花结子已无多。

黄衫年少来宜数,不见堂前东逝波。——唐.杜甫《少年行之二》

燕子抚养的雏燕都飞走了,江边花朵结的子也没剩下多少了。年轻人都意气风发地离开家去追求前程了,却忘记了辛勤养育他们的父母长辈。

在唐朝那个社会里,有一大批吃喝玩乐的纨袴子弟,他们大都出身于豪门富族,家产万贯,在日常生活中挥金如土,骑着大白马到处游逛,吃喝嫖赌,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杜甫的《少年行》借燕子、江花,写出了对他们的愤然之情。

再如李白的《黄鹤楼闻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唐. 李白《黄鹤楼闻笛》

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这其中的迁客指的贾谊,西汉的贾谊以年少才华横溢名闻于朝野,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以贾谊比喻自己,借贾谊说自己。这种手法在唐时是非常普遍的,唐代的诗人往往都喜欢以说汉喻唐,如《长恨歌》开篇就说:汉皇重色思倾国,说是汉皇,但其实就是借指唐玄宗。

此外,这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不见的愁苦。后半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比拟

这是一种把物比作人,或者把人比作物,或者把甲物比作乙物的一种方法。如秦观的《春日》: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宋.秦观《春日》

全诗运思绵密,描摹传神,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韵味,令人喜爱。

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光明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娇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有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该作品生动的描述了雨后春景。

诗中把物比作人。把春雨后的花草拟人化,芍药会有情含泪,蔷薇会无力卧枝,把它们写活了。再如李纲的《病牛》: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 李纲《病牛》

李纲,宋代名臣。本诗是李纲于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被贬武昌时所作。大意是:病牛耕耘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粮仓的结果,但它自身却精神极为疲惫,力气全部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但为了众生都能够饱,即使拖垮了病倒卧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

这首诗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病牛的形象,既绘出其身体病弱之形,更传出了其不辞羸病、志在众生之神。如此咏牛,颇为切合牛任劳任怨、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不过,此诗并非为咏牛而咏牛,而是“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我们只要能像前人所说的那样“知人论世”,便不难看出这一点。

再如杜荀鹤的《再经胡城县》: 

去风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 

今来县宰加朱绂(服),便是生灵血染成。——唐.杜荀鹤《再经胡城县》

诗的大意是:我在去年曾路过这胡城县,没有一个县里的百姓不喊冤。如今县令升官、发达了,便是百姓血流成河的日子到了。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记述了作者两度经过胡城县的见闻及感慨,讽刺了封建统者残民以逞的本质,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腐朽,指出了封建社会是非颠倒的现实,同时,从中也表现了人民的痛苦和愤怒。

这是以物比作另一物。诗中把县宰的朱绂(系官印的红色丝带,唐诗中多用以指绯衣。也就是红色朝服)和县民的鲜血联系在一起,这是两种颜色相同而性质相反的事物,其原因是什么,则让读者自己想象。

对比

通过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来突出事物的特点。这也是一种绝句中常用的方法。有横比与竖比之分。如清.袁牧《马嵬(维)驿》: 

不须铃曲怨秋声,何必仙山海上行?  

只要姚崇还做相,君王妃子共长生。——清.袁牧《马嵬驿》

袁枚,清初著名文艺批评家和诗人。这首诗前两句以戏谑的语言指责了唐玄宗为杨贵妃之死终日悲痛,并令方士到仙境寻找杨贵妃的荒唐行为。接下来引到正题:“只要姚崇还作相,君王妃子共长生。”姚崇,历任武则天、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其人为政清廉,刚正不阿,政绩显著。这两句感慨之言,发聋振聩。分明在痛斥杨国忠为首的杨氏家族以色得宠,祸国殃民,扰乱朝纲的罪行。

这是一种横比,以不同人之间相比,用唐玄宗、杨贵妃长生殿别离与平常百姓别离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表现了作者重视和同情普通民众的思想感情。再如李清照的《偶成》: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 

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宋. 李清照《偶成》

此诗写作者在丈夫死后,因眼前景致触发了情思,不禁追忆起当年与丈夫在一起的美好生活,并由此发出了感慨:十五年前的花前月下,我们相伴游园,并作赏花的诗。如今的花还是与往年的一样,怎么我的心情却与往年不一样了?诗中抚今忆昔,表现诗人对亡夫的思恋哀悼之情。

这是纵比,就是通过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对比。拿十五年前的事与现在相比,时过境迁,今昔不同,对比鲜明。再如崔护的《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 崔护《都城南庄》

据唐人孟棨《本事诗》和宋代《太平广记》记载:崔护到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长安南郊偶遇一美丽少女,次年清明节重访此女不遇,于是题写此诗:去年春天,就在这扇门里,姑娘脸庞,相映鲜艳桃花。今日再来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处,只有桃花依旧,含笑怒放春风之中。

整首诗其实就是用人面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今日同时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对比,把诗人因这两次不同的遇合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3、兴

兴,作为艺术手法,主要用来渲染气氛,触影生情,有时候也在音节上起到和谐的作用。往往说的是由什么想起什么的问题。

兴者起也。即起发端的作用,以便为下文开头。朱熹云: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卷一注)即在全诗或段落开始,先说些同要说有事物无直接关系,或没有明显联系的话,但却有启示的作用,引导下文。如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唐.王昌龄《闺怨》

闺阁中的少妇,从来不知忧愁;春来细心打扮,独自登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新绿,心里难受;悔不该叫夫君去觅取封侯。

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本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再如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 李白《赠汪伦》

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在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于是李白写这首留别。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汪伦这个普通村民的深情厚谊。

显然,这首诗是李白即兴脱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然而,也因为它像生活一样自然,人们往往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诗的三四句,后代诗家还有一点评论,开头两句口语化的平直叙述,就说不出所以然来了。其实,结合上述背景来看,头两句也是写得极其成功的。

“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我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声口语言简直是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也许正因为两人思想性情契合,李白引为同调,很珍视汪伦的友情。情之所至,遂对着眼前风光绮丽的桃花潭水,深情地吟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结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这两句诗也如脱口而出,感情真率自然。口头语,眼前景,自有一种天真自然之趣,隐隐使人看到大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所以,清人沈德潜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

兴而比也。即既有发端作用,也有比的作用。诗经的开篇第一首《关雎》就是一个例子: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开篇写水鸟相爱,联系到男女相爱,以水鸟相爱来比喻男女相爱。兴与比都有之。

在绝句中这种写法也是比较普遍的。如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之一: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谓谁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之一

隔着门墙外面的杨柳树,那柔弱细长的枝条,就好像那十五岁少女纤柔美好的细腰。古代女子十五岁正当青春,体态最为婀娜多姿,妩媚而动人。是谁说她早晨的时候不称意,不舒展自己的身姿呢?原来是被狂风折断了枝条。

此诗上两句是在写杨柳之美,下两句是借杨柳为何不展身姿是因为被狂风折断了枝条来指代诗人自己的不得志。诗人虽不在朝廷,但是时时关心国计民生。自己像那不能舒展身姿的杨柳一样,是因为被社会的现实击打得无法去拯救苍生,自己为官不得重用,壮志难酬啊。

五、旨义

旨义,就是诗的主旨。也就是说,通过写这首诗,你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你要褒扬什么、针砭什么,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古代形容诗歌的特征和功能,是什么呢?《论语.阳货》中说:诗,可以兴(性),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诗:原指《诗经》,后亦泛指诗歌。兴:《诗经》六义之一,即因事寄兴。观: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群:合群。怨:通“蕴”,蕴藏,蓄积。意思是:诗歌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观察能力,增强团结,积累知识。

写好七绝的的意义和作用,可从诗词的兴、观 、群、怨这个四个社会功能来衡量。

1、兴

振兴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传统诗词的主旋律。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先秦.屈原《离骚》)

这两句诗出于屈原《离骚》,意思是: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懊丧。这两句表现了屈原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为实现理想,虽九死而无一生,也是心甘情愿,始终不悔。这种精神,影响了千百代人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南宋末年,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元军俘虏,并被带往北方囚禁,途中经过零丁洋,便写了“过零丁洋”诗来抒发国破家亡的抑郁。

“丹心”是指赤红炽热的心,一般以“碧血丹心”来形容为国尽忠的人。

“汗青”是指历史典籍。古时在未有纸的发明之前,要记录军国大事,便只能刻写在竹简之上;但必须先用火把竹简中的水分蒸发出来,这样才方便刻写,并可防虫蛀;后人据此引申,把记载历史的典籍统称为“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这两句诗出自林则徐的《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意思是: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这首诗作于一八四二年( 壬寅)八月,林则徐被充军去伊犁途经西安,口占留别家人。诗中表明了林则徐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不顾个人安危的态度,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现代.鲁迅《自题小像》)

这是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在日本东京学时给他的挚友许寿裳的诗作。诗本无题,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荃:荃草,一种香草,《楚辞》中指君王,这里是指民众。察,体察,垂察。荐:献,进献(祭品)。轩辕:黄帝。这里象征古老的中华大地和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把希望寄托于民众,但民众还没有觉醒,他们对我的希望还不能理解。我把我的鲜血敬献给祖国,誓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牺牲。

由这几联诗可以看出,一条爱国主义红线,贯穿全部中国诗歌史。好诗的主题首先就是爱国。

2、观

提高观察能力。读诗可以观民风。白居易说:闻元首明、股肱良之歌,则知虞道昌矣;闻五子洛汭(瑞)之歌,则知夏政荒矣。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言者闻者莫不两尽其心焉。(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

意思是说:听到“元首明,股肱良”这样的歌,就知道虞舜时代治道昌明。听到五子洛汭这样的歌,就知道夏太康的政事已经荒废。用诗讽谕的人没有罪过,听到这种讽喻的人可以作为戒鉴。实行讽谕的和听到这到讽谕的各尽自己的心力。

《诗.大序》说: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意思是说诗很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很了不起的作用,可以帮助人辨别对错、得失,可以撼动天地,感动鬼神。

历代圣哲,有远见的政治家,都高度重视诗歌,从中汲取教益,补察时政。

3、群

增强群体观念。传统诗词具有强大的感情凝聚力。它可以团结人民,鼓舞人民,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如《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长矛。与子同仇!

《秦风·无衣》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爱国主义诗篇,它是产生于秦地(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部)人民抗击西戎入侵者的军中战歌。在这种反侵略的战争中,秦国人民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尚武精神,也创造了这首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慷慨战歌:

谁说没有军装?吾与君同穿那件长袍。国家发兵征战,整理好我们的长戈与短矛,与君同仇敌忾。

这里面表现的是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义愤。中华数千年历经磨难抱成一团,足以证明以诗歌为主的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因此说,好诗要合群。

4、怨

“怨”即“蕴”,也就是蕴藏、积蓄、积累知识。如南宋理学大家朱熹《观书有感》中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

他还有一首诗:“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这首诗里他以一个景象来描写这个境界:我们心里的烦恼、忧愁,就像江上一艘搁浅的大船一样,怎么都拖不动,但慢慢等到春天,河水渐渐涨到某个程度的时候,船就自然浮起来了。后两句诗是重点,平常费了许多力气——想把这艘船推动一下,可是力气全白费了,一点也推移不动,等到修养到了相当程度的时候,便是此日中流自在行的境界了。到了这一步,就相当于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了。是一种内心实际功夫的修养。所以真作内心修养的,个中艰苦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怎样写好绝句,除政治水准外,也要讲究艺术水准。我认为好绝句的艺术标准有四条:

一要写出个性。如红面,大家一定会想起关公;黑面,大家一定会想起包公。羽扇纶巾,大家都知道是孔明,两把菜刀闹革命,大家都知道是贺龙。唆是弄非,一定晓得是指猪八戒;大碗喝酒、大碗呷肉,一定晓得是指指梁山好汉。

二要留有空间。好的绝句一定要给力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的空间,不能一览无余。如毛泽东悼罗荣桓逝世的诗:君今不幸离尘世,国有疑难可问谁?究竟是什么让毛泽东这么耽心?直到林彪出事人们才恍然大悟。

三要溶入感情。好的绝句一定溶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郑板桥的题竹七绝: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卧在衙门的书斋里静听着竹叶沙沙地响动,总感觉是民间百姓呼饥号苦的喊声。在州县里像我们这些地位卑下的小官吏,民间每一件小事如同画上每一条枝叶总牵动着自己的感情。正是溶入了诗人的感情,才使这首诗富有生命力,烩灸人口,千载流传。

四要树起形象。如现代.林从龙先生的《望昭陵》:几回面折与廷争,不损君王知遇情。人去千年三镜在,魏征坟上望昭陵。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墓,魏征是唐初有名的诤臣,经常提醒唐太宗在治理国家中做的不对的地方。魏征死后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粗,阳平)逝,遂亡一镜矣。

从这首绝句可见,一个敢于直谏的忠臣形象和一个从谏如流的君王形象跃然纸上。

六、写好七绝的技巧

1、先声夺人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杨巨源是唐代诗人。此诗既写清丽之景,又写浓丽之景,对比鲜明,格调十分轻快。第三句写出芳春的繁花似锦,用景色的浓艳来反衬早春的“情景”。诗篇特从“诗家”的眼光来写,又寓有理趣,可以看成是一种创作见解:即诗人必须感觉锐敏,努力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复那些已经熟滥的旧套。

“诗家清景在新春”,诗人在京城东郊游玩时,看到初春的景色,不禁由衷地赞叹。但他并未实写春色,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赞叹道:新春时节真是诗人描写美景的最佳时刻啊。这样的“起”法令人意外,也让人产生好奇: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绿柳才黄半未匀”,第二句“承”第一句,开始具体描写早春景色,也是对上一句的回答。早春景色何其多哉,仿佛从哪里说都是可以,但从哪里说又无法总括全部。诗人别具匠心,只单从新发的柳芽入手,抓住其“半未黄”的特点。试想清爽的春风拂动下,柳条微曳,新芽初绽,星星点点的嫩黄点缀在柳枝间,柳树整体的颜色还未匀称净尽。这样的景色充满希望,盈溢生机,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由柳芽之姿而现早春之景,可谓独辟蹊径,令人称绝。

起句先醒目地把题点出来了,后面再从容描述。七律的惯常起法多为平铺而起,是因为它有足够的渲染铺垫的空间,可以从容的谋篇,渐渐的进入佳境而七绝则没这样的天然条件,还没等它从容铺垫好呢,这28字的指标就早被用完了所以,七绝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想办法,“先声夺人”才是他的出路,这也是它的特性之一。

2、突兀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如今的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无限感伤。首句写景,先竭力渲染水边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叙事,点明夜泊地点;三、四句感怀,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洒脱;由歌曲之靡靡,牵出不知亡国恨,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含蓄深沉;由亡国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调,借陈后主之尸,鞭笞(吃)权贵的荒淫,深刻犀利。

《玉树后庭花》为宫体诗,由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南朝亡国的最后一个昏庸皇帝)所写,南朝灭亡的过程也正是此诗在宫中盛行的过程;后来,《玉树后庭花》就被称为亡国之音

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这一现象感到不满,因为《后庭花》是亡国之音;在国事衰颓之年,还有人沉溺于歌舞升平,作者感到无比愤慨和忧虑。

我们注意到,“商女不知亡国恨”则采用了“否定”语气来说话的。否定,则意味着一种“转折”或突出的效果,使诗句不流于平淡而精警提神。

再比如: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简直令人要断魂了!找个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在那开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这首小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尖现的雨中问路图。小牧童的热情指引,自然会叫诗人道谢连声;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人心头唤起许多暖意!

精彩之笔在哪呢?当然在这“借问”之句了,它使前面沉郁的氛围立即有所突破,你下雨惹人烦,那我就借酒来浇愁,笔法上,以问代叙,这就是用“语气”来的突兀来表现诗味的手法了。

3、通俗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边花草笑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