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理论与实践 >> 怎样写七绝(上)姚连弟整理
怎样写七绝(上)姚连弟整理

 

问渠哪得清如许怎样写七绝(上)姚连弟整理

今天,根据诗友的要求和自己的肤浅体会,谈谈《怎样写七绝》。七绝是诗中浓缩的精品,流传最广,历史史悠闲久,是诗人常用的一种传统诗词形式。

绝句是最好写的诗,也是最不好写的诗。说它好写,是因为但凡有点文字功底的人,都能咏出几句来,加之当前文化的庸俗化之风,使得打油诗之类的常见于报端与网络,很多人并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绝句,但却常常胆量大得惊人。而打油诗之类的,多数都是以绝句的形式出现。说它最不好写,是因为绝句字不多,腾挪的空间小,常常使人或失之于圆滑,或空洞无物,或陈词滥调,或肤浅而不深刻,或庸俗而没有内涵……凡此种种,往往都是写绝句经常出现的弊端。

当然,学会了写绝句,就奠定了写其它诗词的基础,写其它形式的诗就容易了。好的七绝,朗朗上口,易记易背,容易流传;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径而路,能成为千古绝唱。所以学写诗,首先要学会写绝句;要成为诗人,首先写好七绝。

写好七绝,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立意 

意是一首诗的灵魂,宋.刘贡甫《诗话》里说:诗以意为主,文词次之;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明末清初.王夫之说:夫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姜斋诗话》)无论诗作吟何内容,只要在立意上有独特的意义,就会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例如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石灰作为一种物体,其本身不具备诗意,就像大路上的灰尘一样普通,可是于谦以石灰作比喻,赋予它一种精神,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和不同流合污情。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烧也视平常事一样。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一片青白留在人间。这样写,也使得石灰的形象和作者的形象在诗人笔下大放异彩。

又如唐. 刘禹锡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 刘禹锡 《乌衣巷》

在六朝古都金陵城外有座朱雀桥,桥畔长满了野草,到处盛开着一簇簇野花。在离朱雀桥不远的地方有条乌衣巷,黄昏时刻,夕阳西下,巷内一片昏暗。过去六朝时期的首富王导和谢安都在这一带筑有豪门巨宅,可如今一片废墟。那些曾经在王导和谢安的高楼华屋中筑巢的燕子,如今都飞到普通百姓家中去了。

诗人一点灵感,借一只燕子阅尽世事沧桑。当然生活中,即使是寿命极长的燕子也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但是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这就足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乌衣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衣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示。诗人的感慨更是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它虽然景物寻常,语言浅显,却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诗的立意,主要体现在三个字上,即:真、新、深。 

1、所谓,即是真情实感,一定要写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东西,这样才能做到有自己真实的感受。清.刘熙载在《诗概》中说:诗可以几年不做,但不能一首不真。例如李白的诗: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掷千金而不惜。汪伦非常仰慕李白的大名,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后来,汪伦得到了李白将要到安徽游历的消息,这是难得的一次机会,汪伦决定写信邀请他,于是便写了这样一封信:“李先生喜欢游玩赏景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万”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连说:“佩服!佩服!”汪伦留李白住了好几天,因为汪伦的别墅周围,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别墅里面,池塘馆舍,清静深幽,像仙境一样。李白在那儿过得非常愉快。因此,他对这里的主人不禁产生出相见恨晚的情怀。李白要走的那天,船正要离岸,忽然听到一阵歌声。李白回头一看,只见汪伦和许多村民一起在岸上踏步唱歌为自己送行。主人的深情厚谊,古朴的送客形式,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写了那首著名的送别诗给汪伦。

从语言的角度看,其实这首诗就是大白话:我乘舟正要走了,忽然听到岸上有人唱歌而来,虽然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但也不如汪伦送我的情深。

语言上几无雕饰,但却成了千古名诗,就是因为这首诗是李白的切身感受,所以能打动人。当然,说是要真,却又不是像照相机一样去照搬实际生活,需要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夸张、提升,这样才会更有意味。又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这首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他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

想像惊人,气概超逸,笔势灵动,充分地显示出李白的艺术个性,这也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之所以有长久的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

7页第15行后加一段:前些日子咱们群儿里的一位诗友写了一首送别友人的小诗:

来去急匆匆,別时春意浓。

何时再相見?把盏滿别情!

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充满了对朋友的真挚感情,情真意切。当然从格律上讲有不小问题:有重复字,第一句三平尾。经过修改,就变成一首很好的送别诗:

来去苦匆匆,別时春意浓。

相逢何日再?把盏忆深情!

2、所谓,就是要出新。就是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意是独特的,是别人没有过的。

南宋.姜夔曰: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诗便不俗。 《白石诗说》)诗人刘夜烽先生说:清新莫拾人牙慧,别出心裁意自高。同一件事物,从不同侧面去观察,去思考,所得到的感受也是不同的。所以,写与别人不同的意,才能出新,才能不落俗套。

同是写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题墨梅》)写的是梅的品格,高洁孤傲,以梅抒志;而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其二》),写的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样写夕阳,杜甫写的是落日心犹壮(唐.杜甫《江汉》),好一似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三国.曹操.龟虽寿》);李商隐写的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 登乐游原》),一种悲观慨叹之情;朱自清写的是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近代. 朱自清《自勉联》),这是对李商隐的批判;叶剑英写的是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叶剑英《八十抒怀》),表达了豁达浪漫的情怀;毛泽东写的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毛泽东《到韶山》),描绘了豪迈、瑰丽的画卷,令人为之向往、动容。新,就是要立新除旧,就是有新思想、新感觉、新视角。这样的诗才会令人为之耳目一新,才有生命力,才有价值。

3、所谓,就是要深刻,要曲折含蓄,要令人回味。

中国文人是含蓄的,文化艺术讲究的是有回味,有想象,如音绕梁,三日不绝,让人细品,越品越有味道。作为中国文化最直接的承载,诗也应具有这样的特点。如: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

万里长征人未还,又从空间角度点明边塞的遥远。这里的,既是指已经战死的士卒,也指还在戍守不能回归的士卒。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因,后者是果。这是从秦到汉乃至于唐代,都没有解决的大问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直接杆发戍边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志,洋溢着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写得气势豪迈,铿锵有力。同时,这两句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有弦外之音,使人寻味无穷。

王昌龄的这首《出塞》写的是征人戍边的情形,但却透过诗的语言,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有为将军的渴望,颇有一种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感慨,全诗时空转换,既有历史长河的久远,也有万里空间的辽阔,给人的想象空间很大。再如: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题为赠别,当然是要表现人的惜别之情。然而诗人又撇开自己,去写告别宴上那燃烧的蜡烛,借物抒情。诗人带着极度感伤的心情去看周围的世界,于是眼中的一切也就都带上了感伤色彩。这就是南朝..刘勰所说的: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文心雕龙·物色》)。意思是在耳闻目见的声色之中沈吟的时候,所运用的文采和音调,是和心情动荡一致的。这是说一方面要恰切地描绘出景物的感性形象,一方面也要表达出作者对景物的感受。

 蜡烛本是有烛芯的,所以说蜡烛有心;而在诗人的眼里烛芯却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在诗人的眼里,它那彻夜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垂泪到天明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诗人用精炼流畅、清爽俊逸的语言,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风流蕴藉,意境深远,余韵不尽。

二、境界 

什么是境界?《辞海》里说: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与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物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

王昌龄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身处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于意而思于心,则得其真矣。他把诗的意境分成三格:

言物者为下格。只是简单对事物进行直接描写,没有主题的升华,没有美的提炼,诗品则下矣。如,有首民歌:

头发梳得光,脸儿擦得香。

只因不生产,人人说她脏。——现代民歌

这首民歌的主题不错,但直接把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没有铺陈,没有联想,让人读起来无味。

言情者中格。是将作者自己的身心,投到强烈的感情体验之中,将意象融为一体,即把客观事物理解体验之后,化为个人感情,并经过酝酿加工所形成的境况,如一位诗友的诗《中秋问月》: 

月挂中天酒未干,月圆人缺醉凭栏。  

嫦娥垂问腮前泪,谁锁牛郎又一年?——现代.诗友《中秋问月》

由月挂中天之景与醉凭栏之活动,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可以想象的画面:在中秋的明月之下,主人翁醉依栏杆,抬头望月。这个人在中秋万家团圆之日,却一个人孤独地以酒自醉,为何?很容易就会联想到,他在相思之中,在思念远方的什么人。这就是将个人的感情相思与中天挂月、醉依栏杆联系到一起,情与景相融。

意境者上格。偏于言志。即作者将物境、情境都融为自己的意识、感情,使之升华到最美好的境界。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这首诗以痴情化梦的手法,深沉地表达了作者收复国土、报效祖国的壮志和那种年既老而不衰的矢志不渝精神,向读者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胆忠心。

 僵卧孤村不自哀叙述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字写多病,写常在床蓐;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笼罩着一种悲哀的气氛,让人十分同情。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气。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之处;诗人自己尚且不自哀,当然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但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就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精神状态。

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而夜阑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风吹雨打声,由自然界的风雨又想到国家的风雨飘摇,由国家的风雨飘摇自然又会联想到战争的风云、壮年的军旅生活。这样听着、想着,辗转反侧,幻化出特殊的梦境——“铁马冰河,而且入梦来反映了政治现实的可悲:诗人有心报国却遭排斥而无法杀敌,一腔御敌之情只能形诸梦境。铁马冰河入梦来正是诗人日夜所思的结果,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英雄气概。这也是一代志士仁人的心声,是南宋时代的民族正气。

陆游以衰老多病之身,尚想为国戍边,不忘抗战报国,将梦境和现实相结合,表现诗人报效祖国忠心不衰之情,读来悲壮苍凉!三境相互融合,在抒情中表意,在明意中言情。 

诗歌创造意境的过程,就是对所反映的对象素材加以取舍的过程。这种过程,是我们在创作中必须掌握的。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以少总多。诗歌所要反映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不能把生活中的所有现象都罗列进诗中,所以需要有一个选取、删简的过程。李东阳题的《墨竹》诗中说: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明.李东阳《墨竹》

他所说的画法与诗法相通,都要讲究简洁,尤其是绝句,更要简洁。画竹不是把所有的竹叶都画出来,而是只简要地画上几片竹叶,疏朗自然,却能使人从中体会出竹子萧萧作响,满堂风雨的韵味。王安石说:浓要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也是这个意思,从红一点,就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万紫千红的景色。这就是以一总万 

2、以小见大。以小景传达大景大情,以小事写大内容,以小物写大主题。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生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如杜牧的诗《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杜牧《赤壁》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大乔是东吴前国主孙策的夫人,孙权的亲嫂,小乔则是正在带领东吴全部水陆兵马和曹操决一死战的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她们虽与这次战役并无关系,但她们的身分和地位,代表着东吴作为一个独立政治实体的尊严。东吴不亡,她们决不可能归于曹操;连她们都受到凌辱,则东吴社稷和生灵的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诗人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句诗来描写在“东风不与周郎便”的情况之下,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正是极其有力的反跌,不独以美人衬托英雄,与上句周郎互相辉映,显得更有情致而已。

诗的创作必须用形象思维,而形象性的语言则是形象思维的直接现实。如果按照某些人的意见,我们也可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改写成“国破人亡在此朝”,平仄、韵脚虽然无一不合,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用形象思维观察生活,别出心裁地反映生活,乃是诗的生命。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二乔只是两个美女,但她们却代表着东吴政权的尊严,两个妇女如果被俘,这在战争中实在是小事,但在这里却意味着东吴政权的灭亡。这种小中见大的手法,是我们在诗中经常使用的。如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唐.黄巢《题菊花》

自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标傲世的高士、隐者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成了封建文人孤高绝俗精神的一种象征。黄巢的菊花诗,却完全脱出了同类作品的窠臼,表现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风格。

文人诗中菊花的形象。无论是表现孤标傲世之情,孤高绝俗之态或孤孑无伴之感,往往脱离不了一个字。黄巢的诗独说满院栽,是因为在他心目中,这菊花是劳苦大众的象征,与字无缘。 蕊寒香冷蝶难来,在飒飒秋风中,菊花似乎带着寒意,散发着幽冷细微的芳香,不象在风和日丽的春天开放的百花,浓香竞发,因此蝴蝶也就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了。在旧文人的笔下,这个事实通常总是引起两种感情:孤芳自赏与孤孑不偶。黄巢看来,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他自不免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

三、四两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发展,揭示环境的寒冷和菊花命运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了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让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这一充满强烈浪漫主义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统观全诗,寓意是比较明显的。  

花在什么时候开放,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但这里作者却要把在秋天开的菊花放到春天来开,体现作者改变现实的思想,这也是以小见大。

3、即物寓意。即言在此而意在彼。如苏轼《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宋.苏轼《花影》

这是一首咏物诗,对花影描给得很形象,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有人评论说:上瑶台比喻小人在高位当权;扫不开比喻正直之臣屡次上书揭露也无济于事;三四两句以太阳刚落,花影消失,明月东升,花影重映,比喻小人暂时销声匿迹,但最终仍然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从诗人一生仕途坎坷,政治失意的情况来分析,产生鄙视群小,痛恨官场腐败的感情也许是可能的。又如曾巩《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宋.曾巩《咏柳》

诗中说是严冬刚刚过,柳条还没有变黄,可是它却凭春风一吹,马上就猖狂起来。柳条乱舞,柳花乱飞,只知道一时蒙天蔽日,好象整个世界都是它的,哪里知道秋后还有清霜,那是它叶落枝枯的时候。这里诗人以柳作比,描画出一些善于逢迎拍、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形象。诗中有鄙视、嘲弄、劝喻、警告,这才是作者咏柳的真实目的和寓意所在。

4、虚实相生。虚是主观思想感情,实是客观景物形象。

诗中如果只有虚,就会抽象说教,没有诗味;如果只有实,就会现象罗列,没有生气、情趣。古人云:虚者枯,实在塞,所以要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长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飞的情况。首句写白帝城之高;二句写江陵路遥,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声烘托行舟飞进;四句写行舟轻如无物,点明水势如泻。

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这首有名的七绝,不无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美轮美奂,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一般读者不必知道作者写诗时的心境,只单纯地体会诗中所传达出来的三峡顺水行舟的快感就会觉得很美了。其实诗人是把遇赦回江陵时愉快的心情和江山之壮丽多姿、顺水行舟之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明白了这些情境内涵,美感就更为丰富。

“朝辞白帝”、“两岸猿声”是写实,“千里江陵”、“万重山”是写虚。这种虚实结合,给人的感觉既言之有物,也诗意盎然,灵气与情趣俱现。这是前实后虚的写法。

三、章法 

作文、书法与绘画都讲究章法,诗也一样,也是具有章法的。绝句的章法主要体现在起、承、转、合四个方面。一般情况下,第一句为起,第二句为承,第三句为转,第四句为合。如王翰的《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使得边塞将士很难得到一次欢聚的酒宴。有幸遇到那么一次,那激昂兴奋的情绪,那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不难想象的。这首诗正是这种生活和感情的写照。中的酒,是西域盛产的葡萄美酒;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胡以白玉精制成的酒杯,有如光明夜照,故称夜光杯;乐器则是胡人用的琵琶;还有沙场征战等等语。这一切都表现出一种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

精美的酒杯中斟满了葡萄酒,战士们正在准备举杯开怀畅饮,琵琶声从远处传来,催促他们上马出发。战士们喝醉了躺在战场上。您可别见笑,自古以来当兵打仗,有几个能从战场上平平安安地回来啊!

这首诗中,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为起,描写了边塞军帐中的情景,美酒;第二句:欲饮琵琶马上催为承,继续描写眼前之景象,举杯之时,音乐响起,如此欢愉,恰到好处;第三句:醉卧沙场君莫笑为转,由前面两句的景象写起将士们的心态了,不要笑话他们在战场上还这么快乐,为什么呢?引出下文,此就是转的力量;第四句:古来征战几人回为合,是全诗主题思想体现之处:将士们到边塞就是要为国战死的。显示了视死如归、马革裹尸的决心与斗志。 

也有的诗开宗明义,直接点出主题,然后再通过写景、写情来深化主题。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弟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弟兄》

此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

前两句写出了全诗的主题,即每逢佳节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也成为千古佳节常用的名句。后面两句则是对兄弟们在重阳节遍插茱萸时情景的想象:很多兄弟都在一起快乐过着重阳,可是他们中间少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他们也在想着,这是对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进一步说明与意境化。

但此诗也能够体现起、转、承、合的特点,即首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是对自己当前境况的一种描写,起得比较平实;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既是点明主题,也是对第一句的承,承接第一句写出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时的心情如何,即:每逢佳节倍思亲,是一种在佳节的时候思念亲人的心情;第三句遥知兄弟登高处,转而描写山的东边的兄弟们登高望远时的情景,如何呢?第四句合为遍插茱萸少一人。他们在重阳插茱萸的时候少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他们也在想念,进一步深化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主题,不仅思念着他们,他们也在思念着,从个体,变成了全体,突出地说明每逢佳节倍思亲不是一个人的感受,是全天下多少离人及其家人们的感受。 

写绝句时,在起、承、转、合上应掌握以下方法:

1、起句,开门见山一般都是平铺直叙,或写景,或写实,或叙事,或议论,或感叹,直入主题。唐代杨巨源的《城东早春》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前两句突出诗题中的早春之意。首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这里有两层意思,既是表明,为诗家所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同时也表明,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发诗家的诗情。一个字用得贴切。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喜人,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显得很清幽。第二句则写早春时节,气候寒冷,百花尚未绽开,唯柳枝新叶,冲寒而出,最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写新柳,恰好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

后两句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艳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上林苑繁花似锦,写景色的秾艳已极;游人如云,写环境之喧嚷如市。这后两句与前两句,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反衬出诗人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

此诗的深层意旨是:求贤助国、选拔人才,应在他们地位卑微、功绩未显之际,犹如嫩柳初黄、色彩未浓之时。这时若能善于识别、大胆扶持,他们就会迅速成材,担当大用;如果等到他们功成志得、誉满名高,犹如花开锦绣、红映枝头,人们争趋共仰,就不用人去发现和帮助了。

因此,这首诗首句的“新春”, 开门见山的即是写实,又是隐喻的切点。

2、承句,顺理成章。多是承接第一句的意思,或延伸,或发展,或渲染,或补充。如:.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鬓毛衰的“衰”,有两个读音,在这里念“催”,是“疏落”的意思。

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cuī催,疏落之意)”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3、转句,峰回路转。转句是全诗的最着力之处,转得好,就能翻出新意,诗的神韵自出。

.杨载在《 诗法家数》说:绝句大抵起、承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述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于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为顺流之舟。

可见转在整个绝句中,起到了至于重要的作用。如上面所讲《回乡偶书》一诗,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我们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却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又如岳飞《题青泥市壁》: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贞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宋.岳飞《题青泥市壁》

本诗是言志诗,1133年(高宗绍兴三年),岳飞领兵过新淦,作此诗题于僧寺壁上以言志。诗中表达了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坚定信念,展示了作者高洁的人格和节操。

第一句喷射而出,是全诗的主旋律,这种直冲霄汉的英雄之气,使岳飞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第二句的君仇,指金兵掳掠徽、钦二帝北去一是,他鞍马征战的目的就是要收复失地,雪靖康之耻。因此接下来,第三句表示要迎接二帝还朝。最后一句展示了岳飞的思想境界。作为一员战将,出生入死,不问拜将封侯,只为报君仇,雪国耻。这种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的理想,是中国古代高尚士人们的人生追求。

一、二句的起、承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显示其气冲霄汉的豪迈。而第三句点出了一个武将最想说的话:斩除顽恶,同时迎两天子驾还国。如果说前两句表达的是一种精神的话,那么第三句则直面现实,不谈精神了,谈实际行动,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抗金斗争中显示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凶奴血的大丈夫行为。

诗的承、转对于一首诗来说,非常重要,转得好就有起死回生之妙

有一个故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乾隆下江南的时候,来到湖南的湘乡温江地界(今涟源温江),天色已是傍晚,看到远处飞来一只白鹤,就叫身边的文人们赋诗吟鹤,其中有一个叫冯修诚的随口吟道:

远望天空一鹤飞,朱砂为顶雪为衣。

乾隆听后有意刁难,说:我要你吟的是黑鹤。冯略加思考,续吟道:

只因觅食归来晚,误落羲之洗砚池。

此处的转合都非常之妙,以只因觅食归来晚转而写为何会变成黑鹤,是因为误落羲之洗砚池,白鹤怎么会误落呢?是因为“归来晚”——天黑了,看不见。转得非常自然,也为“合”得自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见转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说明的是,这首“吟鹤诗”虽然转合的很巧妙,但韵脚却出了问题。“飞”、“衣”都是平水韵中上平.五微中的韵字,而“池”则是上平.四支中的韵字,也就是说出韵了。这是我们作诗中要注意避免的。

转,一般有四种方法: 

其一,顺转。即按前两句的意思,继续发展、深化,顺势而下,做到合的时候,是水到渠成。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这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 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苏轼《戏徐凝瀑布诗》)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顺着第二句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意思一直写下来的,也为第四句做了铺垫。 

其二,反转。就是相对于前面两句反其意而写,使得全诗平直之中起波澜,转就显得更加有力。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后两句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

此诗前两句写城,写雨,写客舍,写柳,全是宜人的景色。第三句突然转为劝酒,翻出依依不舍的挚友之情,产生出扣人心弦的意境,有着无与伦比的震撼力

其三,由景转情。诗中这样的转法最为常见,即前两句写景,由此景而生情,于是从第三句开始转而写情。杜牧《题齐安城楼》

呜轧(亚)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唐.杜牧《题齐安城楼》

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前两句是登楼所见,后两句转为抒发苦念故乡的思绪,表现了路程之长、宦游人的离绪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全诗写得语尽意绵,又洒脱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