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万卷始通神—怎样读诗词(下)姚连弟整理
下面接着上节讲“怎样读诗词”。
第三个难点是弄通古语、典故。
用古语、典故状物、写景、伤时、感事、酬谊、抒情,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传统和特点。读一首诗或词,若不把其中的古语、典故等原委弄明白,就不能理解全诗(词)的含义,更谈不上领略其意境和艺术构思。
例如:李白《送贺宾客归越》: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唐. 李白《送贺宾客归越》
这是李白为他的好友贺知章还乡时写的一首送别诗。贺知章比李白年长得多,但对李白的诗才却十分佩服,曾誉其为“谪仙人”,两人可以说是忘年交。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正月,贺知章以道士的身份辞京回乡,玄宗诏令在长乐坡饯别贺知章。李白当时正在长安待诏翰林,就赠给了他这首诗。
贺知章在朝庭官居太子宾客,故称贺宾客;贺是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属越地,故云归越。由于贺知章这次是以道士的身份告老还乡的,而李白此时也正尊崇道学,因此诗中都围绕着“逸兴多”三字,以送出家人的口气来写的。镜湖是绍兴地方的风景名胜,以湖水清澄而闻名于世。李白想象友人这次回乡,一定会对镜湖发生浓厚的兴趣,在那儿终日泛舟遨游的。为了突出贺知章的性格,诗中不再以宾客或贺监的官衔称呼他,而干脆称他为“狂客”,因贺知章晚年曾自号“四明狂客”。“宾客”到底沾上些官气,与道士的气息不相投合,而“狂客”二字一用,不仅除了官气,表现了友人的性格,而且与全诗的基调非常吻合。
诗的后两句用了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
王羲之很喜欢白鹅,山阴地方有个道士知道后,就请他书写道教经典之一的《黄庭经》,并愿意以自己所养的一群白鹅来作为报酬。由此诗人说,此次贺知章回乡,恐怕也会有道士上门求书。当年王羲之书写《黄庭经》换白鹅的事情,又要在山阴发生了。所以,末二句表面上是叙述王羲之的故事,实际上是借此故事来写贺知章,盛赞贺知章书法的高超绝妙。
这首诗基本是李白信手拈来之作,但他一下就抓住了两样东西:一个是绍兴的镜湖,另一个便是王羲之当年写字换鹅的故事。全诗实际上所写的也就是这两件事。但它们却都恰能表现出友人故乡即山阴的地方特色,同时也都能显示出贺知章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和才华所在。李白当时并未去过山阴,因此诗中所谓的“镜湖”、“山阴道士”之类,实际上还都是赠别友人时的一种想象之词。由此可见诗人炉火纯青的诗艺。
现在有的学书法的同志,把这首诗写成条幅送人。若是送给离退休好友,没问题;若是送给在职的就不适合了,因为贺知章是向朝庭请渡为道士而还乡的。若是对方也爱好书法,很相称;否则就显得勉强了。
白居易遭权贵所忌,被贬谪为江州司马,赴任途中唱和他的好朋友元稹《放言五首》,写了一组政治抒情诗,亦名《放言五首》。组诗就社会人生的真伪、祸福、贵贱、贫富、生死诸问题,纵抒己见,每一首中都引用典故或古代警语名句,宣泄不满和劝导朋友。其中第三首是这样的: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诗)。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唐.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三
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当年周公辅佐成王的时候,在有流言说他怀有篡位的阴谋时,也会感到恐惧。而当年王莽辅佐西汉平帝,尚未篡汉时又表现得谦恭敦厚,礼贤下士。如果周公和王莽都在大家没弄清楚真相的时候就去世了,那么他们真正的为人处世的品格就没人能够知道了。这是用周公、王莽故事,说明真伪邪正,日久方验。不能仅仅经过短时间对人行为的考察,就对他的品德做出评判。而应长期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钻龟、祝蓍(shī):古人因迷信而占卜的方法,钻龟壳后看其裂纹占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卜吉凶。这里是指求签问卜。
这首诗除了以“试玉”、“辨材”作比喻,表示受诬陷的人应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自会澄清事实,辨明真伪外,还举了两个历史故事。一个是西周初期,周公佐周成王,当时曾有人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但历史证明他对成王一片赤诚;一个是西汉末年王莽“爵位愈尊,节操愈谦”(《汉书》本传),但历史证明,他的“谦恭”是假,代汉篡权才是他的真面目。读者若不弄清这两个典故,就很难理解这诗所包涵的深刻哲理。
再看《放言五首》其二:
世途倚伏都无定,尘网牵缠卒未休。
福祸回还车转毂,荣枯反复手藏钩。
龟灵未免刳(枯)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不信君看奕棋者,输赢须待局终头。——唐. 白居易《放言五首》之二
这首诗主要讲祸福得失的转化。
第一句的“倚伏”二字,引自《老子》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这一警语名句的简化,意思同现在我们常说的坏事可以变好事、好事可以变坏事差不多。
第二句的“尘网”是把现实世界看作束缚人的罗网的意思。陶潜《归田园居》有:“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之句。
第四句中的“手藏钩”,是古代一种将钩藏在手中叫别人猜的游戏。参加的人分为两曹,即两组,一组人暗暗将一小钩(如玉钩、银钩)或其他小物件攥在其中一人的一只手中,由对方猜在哪人的哪只手里,猜中者为胜。
第五句中的“龟灵”,古人认为龟通灵性,故常用龟甲占卜以决吉凶;“刳肠”即开膛剖肚之患。刳肠患:言龟虽通灵性,也难免自己要被人杀掉的祸患。
第六句中的“马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典故的简称:塞翁的马失而复还,而且还带回一匹好马,这是福;但是后来,其子骑马又摔坏了腿,福于是变成了祸。这个成语出自《镜花缘》第七回。
读者如果不把这些词的原委和含义弄明白,就很难理解这首诗所反映的祸福观,以及诗人遭受打击之后在政治上不服输的精神。
我自己在作诗时,也尝试着引用典故,以增加诗味。如在2016年曾写过一组咏花诗,其中多首都用了典故,有一首写杜鹃花的:
子规啼罢漫山红,万朵云霞上碧空。
望帝慈心花作雨,五湖烟景竞春荣。
其中首句借用“布谷啼血”的故事:“子规”,指杜鹃鸟,又叫布谷鸟。每到春天,就四处飞翔,发出声声啼叫:布谷,布谷,催促人们播种,直叫得嘴里流出鲜血,鲜红的血滴洒落在漫山遍野,化成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第三句“望帝”,出自神话故事:传说远古时代的蜀国,第一个称王的人是蚕丛,后来天上降下一个男子杜宇,做了蜀国的国王,号望帝。他做国王时,关心百姓,教导老百姓怎么种植庄稼,叮嘱人们要遵循农时,搞好生产。热爱百姓,因此百姓对他十分爱戴,望帝死后灵魂化作杜鹃,生前爱护百姓,死后仍然惦念着百姓,每到清明、谷雨、立夏、小满,就飞到田间一声声的鸣叫。人们互相转告:“这是我们的望帝杜宇啊。是时候了,该播种了。”后来的诗人们就用“望帝”作为杜鹃鸟的代名词。
有一点古文基础的同志,对诗中的古语、典故比较好理解些,但也不能对所有这些一看就明白,因此读诗词时就要好好读注释。但是现在出版的古典诗词选本,对典故的注释有的太简单,甚至语焉不详;有的诗词《鉴赏辞典》,撰稿人解析评论甚详,而忽略对古语、典故的注释。所以必要时还得查到典故出处,找出原著来读。
有的诗人,如晚唐李商隐和北宋受他影响颇深的“西昆派”,其作品爱用古语、典故,有的是非常晦涩难懂的。
在唐时,人们崇尚道教,信奉道术。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渴望爱情,至死不渝)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虽然不能厮守在一起,但心是相同的)
贾氏窥帘韩掾(愿)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晋朝的韩寿貌美,司空南.贾充招他为幕僚,贾女于窗格中见韩寿而悦之,遂与之通情。魏.曹植曾作《洛神赋》,赋中叙述他和洛河女神宓妃相遇事。这两句的意思是:贾女隔帘窥韩寿,是爱他年轻貌美,魏王梦见甄氏留枕幽会,作赋把甄氏比作宓妃。男恋女貌,女爱男才)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当年的刘郎,早已怨恨那蓬山遥远;你去的所在,要比蓬山更隔万重岭!渴望爱情,无奈远隔千山万水)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巫山神女艳遇楚王,原是梦幻;青溪小姑住所,本就独处无郎。古乐府《青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如梦如痴,相思无望)
这些句子中都运用了大量的典故,有些还成为后世传颂的名句。据考,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计有二十首。
所以宋末.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间)。”意思是:西昆派的诗虽好,但诗中典故太难懂了,需要西汉郑玄那样的经学大师来作注解。初学者碰到这种情况,那就来个“不求甚解”,或者“绕道走”,无须花过多的时间去死抠。
此外,要弄懂古代许多名词称谓。例如,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在黄道、赤道两侧一周,选取了二十八个星宿(秀)作为观察天象的标帜,称为“二十八宿”。在古典诗词中,往往以二十八宿的名称表示方位或地域,如果不看注释,是弄不明白的。如:杜牧《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 杜牧《秋夕》
这首诗描写一名孤单的宫女,于七夕之夜,仰望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不时扇扑流萤,排遣心中寂寞,反映了宫廷妇女不幸的命运,表现了一位官女举目无亲、百无聊赖的苦闷心情。
其中牵牛织女星,指的是两个星座的名字: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又如:孟浩然《他乡七夕》: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唐. 孟浩然《他乡七夕》
在异地他乡适逢七夕佳节,更增加旅人的思乡思亲的情怀。可是远离家乡,看不见妻子在月下穿针乞巧,对月怀人,诗人生起无限羁旅穷愁、去国怀乡之感。孟浩然诗歌大胆抒发个人的理想愿望,给开元诗风注入了清新浓郁的生活气息。
斗牛:指的是二十八星宿中北方玄武七宿中的斗和牛,而不是西班牙的斗牛。
第四个难点要领会诗意。
这方面学问最大。中国的诗词,尤其是那些比兴诗,都是“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司马光《迂叟诗话》)这个“思”字是大有学问的。有的诗词,字面上难懂,但只要从字面上弄通了,诗意也就大致领会了。有的诗词,字面上很容易懂,而要真正领会诗意,却很不容易。
例如,苏轼的《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宋. 苏轼《花影》
乍看,这首诗是咏物诗: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很显然是描写花影,白天、夜里都除不去。
有人说,以苏轼当时的政治、生活遭遇来看,这其实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不简单。根据是苏轼在政治舞台上几上几下,因此在被贬时慨叹他的政敌——所谓“熙丰小人”,在宋神宗死去,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时,全被贬谪(刚被太阳收拾去)。而到高太后死去,哲宗亲政时,又全被起用了(又教明月送将来)。是苏轼用花影影射,以抒发政敌被起用的愤懑的。
但也有人说,此诗喻义深远,其中有着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常言道:“如影随形。”有形就有影,有因就有果,世间的种种琐事,正像花影一样萦绕在花前,挥不尽,抛不去,只要有日月轮回,只要还停留在这世上,你就躲不开、赶不走这永远跟着你的影子,不管你喜不喜欢它。东坡喜欢禅,我觉得这首诗倒是颇有禅意。
又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 柳宗元《江雪》
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加了一场政治革新运动。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反攻,致使革新失败。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他在任所名为司马,实际上是毫无实权而受地方官员监视的“罪犯”。官署里没有他的住处,不得不在和尚庙——龙兴寺的西厢里安身。
柳宗元自从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于是,他怀着幽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令人传颂的名诗。
这首诗,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其实柳宗元所要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而柳宗元的主观意图确实是在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孤傲的情感,抒发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孤愤的,是一首深沉而含蓄的政治抒情诗。
又如王建的《新嫁娘词》: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意,先遣小姑尝。——唐. 王建《新嫁娘词》
古时常言新媳妇难当,在于夫婿之上还有公婆。夫婿称心还不行,还得婆婆顺眼,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古代女子过门第三天(俗称“过三朝”),照例要下厨做菜,这习俗到清代还保持着,《儒林外史》二十七回:“南京的风俗,但凡新媳妇进门,三天就要到厨下去收拾一样菜,发个利市”。画眉入时固然重要,拿味合口则更为紧要。所以新媳妇总会有几分忐忑不安的。
“洗手”本是操作中无关紧要的环节,写出来就有表现新妇慎重小心的功效。原因很简单:“未谙姑(婆婆)食性”。考虑到姑食性的问题,颇见出新妇的精细。同样一道羹汤,兴许有说咸,有说淡。这里不仅有个客观好坏标准,还有个主观好恶标准。这时她需要参谋,还要考虑谁来参谋。夫婿么,十个男儿九粗心,而女儿才是最体贴娘亲的,所以新嫁娘找准 “小姑”“遣”她来“尝”。姑嫂之间,嫂是尊长。对夫婿要低声问,对小姑则可“遣”矣。这两句切合人物的身份和特定的生活情境,写得细腻传神。
乍看,是一首人物素描诗,讲刚入门三天的新嫁娘给婆婆做羹汤,怕不合婆婆口味,让小姑先尝尝。其实是作者抒发屈居卑下、操刀捉笔、仰人鼻息的官府小吏心中的牢骚的。王建这位中唐著名诗人,出身寒微,中了进士之后,晚年才为陕州司马。司马是州郡的属吏,位在别驾、长吏之下,等于现在的小科员。
与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朱庆余的《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 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
古代风俗,头一天晚上结婚,第二天清早新妇才拜见公婆。此诗描写的重点,乃是她去拜见之前的心理状态。首句写成婚。洞房,这里指新房。停,安置。停红烛,即让红烛点着,通夜不灭。次句写拜见。由于拜见是一件大事,所以她一绝早就起了床,在红烛光照中妆扮,等待天亮,好去堂前行礼。这时,她心里不免有点嘀咕,自己的打扮是不是很时髦呢?也就是,能不能讨公婆的喜欢呢?因此,后半便接写她基于这种心情而产生的言行。在用心梳好妆,画好眉之后,还是觉得没有把握,只好问一问身边丈夫的意见了。由于是新娘子,当然带点羞涩,而且,这种想法也不好大声说出,让旁人听到,于是这低声一问,便成为极其合情合理的了。这种写法真是精雕细琢,刻画入微。
仅仅作为“闺意”,这首诗已经是非常完整、优美动人的了,然而作者的本意,在于表达自己作为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时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应进士科举,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来说,乃是和女孩儿出嫁一样的终身大事。如果考取了,就有非常广阔的前途,反之,就可能蹭蹬一辈子。这也正如一个女子嫁到人家,如果得到丈夫和公婆的喜爱,她的地位就稳定了,处境就顺当了,否则,日子就很不好过。
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是官水部郎中的张籍。张籍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朱庆馀平日向他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到要考试了,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将主考官比作姑舅(公公、婆婆),把张籍比作新郎(夫婿),把自己比作新娘。写下了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
朱庆馀呈献的这首诗获得了张藉明确的回答。在《酬朱庆馀》中,他写道: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唐.张藉《酬朱庆馀》
由于朱的赠诗用比体(比喻)写成,所以张的答诗也是如此。在这首诗中,他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首句写这位姑娘的身分和容貌。她是越州的一位采菱姑娘。这时,她刚刚打扮好,出现在镜湖的湖心,边采菱边唱着歌。次句写她的心情。她当然知道自己长得美艳,光彩照人。但因为自爱的心情过分了,却又沉吟起来。(沉吟,本是沉思吟味之意,引申为暗自忖度(村(三声)夺)、思谋。朱庆馀是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人,越州多出美女,镜湖则是其地的名胜。所以张籍将他比为越女,而且出现于镜湖。这两句是回答朱诗中的后两句,“新妆”与“画眉”相对,“更沉吟”与“入时无”相对。后半进一步肯定他的才艺出众,说:虽然有许多其他姑娘,身上穿的是齐地(今山东省)出产的贵重丝绸制成的衣服,可是那并不值得人们的看重,反之,这位采菱姑娘的“一曲菱歌”,才真抵得上一万金呢。这是进一步打消朱庆馀“入时无”的顾虑,所以特别以“时人”与之相对。朱的赠诗写得好,张也答得妙,可谓珠联璧合,千百年来传为诗坛佳话。
所以说,“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那个“思”字,是指有事实根据的分析,不是胡猜。这里说的事实,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是作者特定的境遇和心态;三是作者创作时的用意。
有的诗词还要知道它的“本事”,才能理解其意。所谓“本事”,就是触发诗人、词人写作品的具体故事。例如杜甫《又呈(成)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唐. 杜甫《又呈吴郎》
吴郎,叫吴南卿,是来自忠州的一位"司法"(州政府的军事参谋),是杜甫的晚辈姻亲,暂住夔州,与杜甫关系很好。杜甫在夔州有两处住宅,一处是靠近市区的瀼西草堂,一处是在东屯农庄的茅屋。平时他居住在瀼西草堂,当时是秋天,杜甫负责管理一百顷公田,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杜甫搬到了位于白帝城东十余里的东屯。搬家后,将瀼西草堂借让给吴郎住。以前杜甫写过一首《简吴郎司法》,记述的是吴郎到来前后的情事。所以此诗题《又呈吴郎》。
诗的大意是: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听任西邻来打枣,因为她是没有吃的、又无儿子的老寡妇。如果不是穷困到如此程度,她哪会来打枣呢?正因为她怀着恐惧心理,我不但不干涉,反面表示亲善。现在老寡妇见到你(远客),就提防你不让她打枣,未免多心;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上篱笆,却象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这老妇人被官府剥削得穷到只剩下骨头了,使人想起兵荒马乱,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不禁热泪盈巾!
这诗的“本事”是这样的:杜甫飘泊到四川夔府的第二年,住在一所草堂里。堂前有几棵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后来杜甫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即诗题上的吴郎),自己搬到离草堂十几里远的东屯去住。不料这姓吴的一来,就在草堂院外插上篱笆,寡妇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劝告吴郎。
若是你不知道这诗的“本事”,你就不能逐句理解诗意,不能体会到诗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深厚感情。
一般诗词注释本都注以作品的本事,有的是比较可靠的,有的则是后人牵强附会编造出来的。例如苏轼的《贺新郎》:
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槐阴转午,晚凉新浴。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渐困倚、孤眠清熟。帘外谁来推绣户?枉教人、梦断《瑶台曲》。又却是、风敲竹。 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西风惊绿。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共粉泪、两簌簌。——宋. 苏轼《贺新郎》
这是一首抒写闺怨的双调词,咏人兼咏物,上片描写在清幽环境中的一位美人,她高洁绝尘,又十分孤独寂寞;下片掉转笔锋,专咏榴花,借花取喻,时而花人并列,时而花人合一。作者赋予词中的美人、榴花以孤芳高洁、自伤迟暮的品格和情感,在这两个美好的意象中渗透进自己的人格和感情。词中写失时之佳人,托失意之情怀;以婉曲缠绵的儿女情肠,寄慷慨郁愤的身世之感。
在《宋六十名家词.东坡词》题下有一序言,说是这首词是为杭州的一个妓女而写的,在胡云翼选注的《宋词选》中,指出这个本事未必可信,词的真正内容是作者自抒其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所以初学者须选购较好的注释本。
为了从宏观上把握诗词的含意,还要勤翻《中国文学史》,会电脑的诗友或上网,了解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作者的生平,他在文学史、诗歌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有的诗或词,须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知识的积累、经历的丰富,才能逐渐会其意境。例如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唐.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这首诗,从字面上理解,还以为是李白被流放到长沙路经黄鹤楼而写的呢!但如果读了李白传略,读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就会明白,安史之乱时,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起兵,德宗接位而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其所以说“去长沙”,是用西汉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遭遇的。
西汉的贾谊十八岁才华闻于郡中,汉文帝召为博士,二十来岁越级提拔为太中大夫,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事件受到牵连,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这“去长沙”三字的言外之意,既含有以贾谊自比的傲骨,也含有无辜受害的愤懑,有他的自我辩白之意。
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有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来说十分遥远,充满了隔膜。望而不见,诗人不免感到惆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他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梅花落》本笛中曲,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使诗人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诗人联想到战国时期,燕昭王姬平请齐国的邹衍等贤人来帮助治理国家,燕国的部分人对邹衍不满,在燕王面前进谗言,让邹衍蒙冤入狱,当时正值盛夏六月,天降大风雪的历史传说。
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诗的最后一句“江城五月落梅花”,有一位军旅诗人说:很长一段时间,他以为为了诗的押韵,李白将笛曲《梅花落》,改为“落梅花”。直到“文化大革命”时,他自己也作了“迁客”,从北京下放到祁连山脚下,体会到“祈连六月漫天雪,迁客身寒心更寒。”这才领会到“江城五月落梅花”的一语双关:既道明玉笛吹的是当时的流行曲子《梅花落》,又隐含诗人当时的心态----在那江城仲夏季节,而感受的却是梅花落英时的春寒料峭。这首诗,他“思”了三十多年,才得到诗意。
还有一些诗,诗句和诗题的寓意需要仔细研读才能领会。如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诗本文的意思是: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打开的镜子,清澈明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闪耀晃动,充满生机和活力。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实际上,这是一首是抒发读书体会的哲理诗,他把人的心灵比作“方塘”,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一鉴开),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以想象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可以接受无边无尽的知识。朱熹在赞美读书有所领悟,心灵中感知的畅快、清澈、活泼,以水塘和云影的映照畅叙出来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实际是在问:他的心灵为何这样澄明呢?可以辨别是非、明白道理,心情澄净,心胸开阔。第四句给出了回答:那是因为总有像活水一样的书中新知,在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啊!
朱熹还写了另一首《观书有感》其二:
昨夜江头春水生,艨艟(蒙冲)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观书有感》其二
这首诗也是借助形象说理的诗。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艨艟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观书有感二首》所蕴含的道理属于美学原理范畴,其一首的说理角度是欣赏美,其二首的说理角度是创作美,这种美学原理是带有一定普适性的。例如:如果读者抛开诗歌本身的描述对象,完全可以把这种道理引申开来。比如,如果将“书”理解为“书本”,而且书本的内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诸如医书、哲学书、史书、科技书等等,而是仅仅就文学内容诸如诗词曲赋散文等等体现文学艺术美的方面,那么,也可以认为“源头活水”表达了“不竭的文思”,而“一夜春潮”则表达了“文思勃发”等等。
这两次课讲的这四个方面是怎么读通诗词的有关学问,学读诗词还要强调背诵。自古所谓“诗无达诂”——诗词往往没有完全统一的、确切的解释,许多诗句留下了让人们驰骋想象和回味的空间,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品出它的多种意义来。同时,背诗词也是方便自己写诗填词的一个条件。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两.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诗词背得多、背得熟了,当你的心灵与客观现实相击撞,迸发出思想火花,产生出创作激情时,在你记忆的储存库中,就会涌现出各种诗词创作套路、典故成语、诗词语汇,任你选择。
毛泽东毛主席,不仅熟背无数历代诗词名篇,而且对近、现代的旧体诗也很熟悉,许多也能背诵出来。1975年为他作白内障手术的著名眼科专家名叫唐由之,从“由之”二字,他老人家想起鲁迅的《悼杨铨》,于是就背诵起来: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鲁迅《悼杨铨》
这首诗作于1933年6月21日。杨铨与鲁迅同为上海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杨铨虽是国民党员,但他反对国民政府的法西斯统治,1933年6月18日被国民政府特务组织暗杀于上海,6月20日在万国殡仪馆大殓。当时,盛传鲁迅也被列入黑名单,友人许寿裳劝他注意安全,不要参加杨铨的葬仪,但鲁迅毅然前往,并且不带家门的钥匙,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决心。送殓归来,便写下这首诗。
诗的前两句乍看起来和悼念挚友似无关联,全然是在写自己的感受;而就情绪的格调来看,仿佛还不免有些压抑和低回。“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说明诗人近时的心境不如过去亢奋,已经被压抑到低沉、麻木的境地,甚至连花开花落、人事荣枯也激不起心中的一点微波和涟漪了。这显然是反语,是极言压迫已经超出了可以负荷的程度;只好听之任之。
从艺术的表现角度来讲,前两句感情低回,似现木然,则是一种蓄势待发、欲扬先抑的手法。
后两句笔锋突然一转,豪情再度昂奋,更加焕发。蓄势待发的感情,冲破了前所罕见的大黑暗迸发了出来,在这江南大雨之日,作者也涕泪滂沱地哭吊这位人民的健儿。末二句即融景入情,表达了作者沉痛真挚的感情。一个“又”字,既说明了暗杀革命者的事件的不断上演,反映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严酷。又说明了前两句所表达到的“麻木”心情的所由来的原因,前后照应。诗的前后各半部分表现的感情,先抑后扬,又以当前景,融入当时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当时唐由之教授听不明白这首诗的含义,毛主席两眼蒙着纱布为他把这首诗默写在纸上。
1993年毛主席诞辰百周年时,中央电视台曾播放过唐教授讲的这个故事,并展示了毛主席当时书写的那件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