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万卷始通神—怎样读诗(上)姚连弟整理
开始读古典诗词,首先可能碰到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二是怎么读?因为大家的文化程度、生活经历、原来的诗词功底差别很大。因此,解答这两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这里只就多数初学同志的情况谈点意见。
读什么?
学诗词不像学数学,必须先学算术、代数、几何……再学微积分。不一定按楚辞、汉赋、乐府、魏晋古诗、唐诗、宋词……的顺序学。正像学书法,大多是从临楷书开始,而不是按甲骨文、钟鼎文、汉碑、晋帖这样的顺序学一样。学诗也应从读唐诗开始。
前面曾提到,我国诗歌发展到唐代,名家蜂起,流派纷呈,题材广泛,达到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正如鲁迅所说,一切好诗到唐代都已做完,后人作诗全未能跳出唐人的如来佛掌心。鲁迅这话不等于说后人就没有好诗了,而是指:“诗至唐,而众体悉备,亦诸法毕该。故称诗者,必视唐人为标准,如射之就彀(够)率(弓张开的程度),治器之就规矩焉。”(康熙《全唐诗序》)现代人不论是把读诗作为艺术欣赏,还是通过读诗来学写诗,一般应从读唐诗开始。
读唐诗,又有两个问题:一是留传下来的唐诗五万余首,量这么大,啃不完,怎么办?二是对唐诗发展的总体过程及各流派、各名家不了解,好像看电视,不知道各“频道”的节目及其内容, “频道”不好挑,怎么办?
我们说,读诗,不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经济上都要讲究节约。开始,不要读《全唐诗》之类帙(制)卷浩繁的大部头。可以读《唐诗三百首》这样的选本。
选本有两类,一类是古本,清朝编篡的就有很多种,这类读本,注释是文言,又没有新式标点符号,初学的人读起来比较困难,因此还是选读今本好。今本可能不下十种,选那种?相对说来,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等专业出版社的编辑、出版质量要高些。新出版的、尤其是再版的,经过增删重订,要比以前出版的完备些。
读《唐诗三百首》,还只是起步,进一步读什么呢?那就看你爱好哪一家:是李白、杜甫、白居易、还是刘禹锡、李商隐、李贺……?你爱好哪一家或几家,就多读、精读他们的作品。像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留下数以千计的诗篇,量大,总体风格明确,可以读他们的诗选。作品少的,如李贺只活到二十七岁,留下诗歌只233篇,数量不大,如果你喜爱他的作品,可以读他的全集。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收集了196位诗人的1105篇诗作,也可以从中选择你所喜爱的作品。可惜该书对典故、古语注释过于简单,而对某些篇章的赏析又过于絮繁,忽视了启发读者自己去驰骋想象的空间。
词的数量虽然没有诗那么大,但是从唐、五代花间派词人到清朝词人作品也是以万计的。可以先读选本,也按选《唐诗三百首》版本的原则来挑选好的版本。初学者大多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胡云翼选注的《宋词选》。此书本着“偏于豪放,不废婉约”的原则,录两宋名家词三百首,注释简明扼要。读完后,再去读你所喜爱的作者的全集或选集。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历代词分类鉴赏辞典》收有上起唐代、下至清末337位词人829首词。读了《宋词选》之后,也不妨从此书中选读你所喜爱的作品,或去读你所喜爱的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人物的全集或选集。
读了唐诗、宋词,如果还行有余力,可以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诗歌选》来读。这部书,从楚辞到近代苏曼殊、柳亚子的作品都选编进去了。1999年,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诗歌通典》,收录上自先秦原始歌谣,下迄五四运动历代诗歌4318篇,作者1045人,注释简明扼要,还附文、白对照。这些选集,你可以通读,也可以选读。
学诗,除读唐诗外,还应兼读宋人苏轼、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人的诗。清人龚自珍的作品也值得一读。学词,除宋词外,还可选读晚唐温庭筠、南唐冯延巳、李煜、元人萨都拉等人的传世之作,若你喜爱清丽婉约的,不妨读读清人纳兰性德的词。
怎么读?
如果有条件,开办个诗词学习班,请教员来讲课,当然非常好。但是你真想学会读诗词,主要还得靠自学。教员讲课,开始可以选些名家的代表性作品,进行讲解、分析,既使学员理解作品,又引发大家读诗词的兴趣。往后应逐渐把教学重点转移到辅导学员自学和解答疑问上。“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各人学习中碰到的难点不尽相同,所以分别解惑比集体传道授业效果可能更好些。经验证明,完全依赖听课是学不会读诗词的,往往教员课讲完了,学习也就停滞了。
开始读诗词难点是很多的。只有逐渐克服了这些难点,才能入门,从而领略到诗词的意境,从中获得艺术享受,产生乐趣。
首先碰到的困难是,对字义、词义的理解。
中国的字义、词义变化很大,往往一字一词多解。例如,“玄黄”一词,一般指天地的颜色。玄为天色,黄为地色;又指天地;还有古人谓天地混沌之气;另外又指彩色的丝织物——丝帛;还泛指颜色;有的又作疾病解。这就需要将这两个字的上下文联系起来,才能界定它的含义。
这种变化在诗词中尤其显著,例如诗词中常见的“赊”字,就有多种解释。如陆游《纵游归泊湖桥有作》:
西蜀东吴到处游,千岩万壑独吾州。
短篷载月娥江夜,小蹇(剪)寻诗禹寺秋。
村酒可赊常痛饮,野人有兴即相求。
何由唤得王摩诘,为画湖桥一片愁?——宋. 陆游《纵游归泊湖桥有作》
其中“村酒可赊常痛饮”句中的“赊”,这个字大家都能理解,作“赊欠”解;
在骆宾王《晚渡天山有怀京邑》中有:“行叹戎麾(晖)远,坐怜衣带赊”一联,其中的“赊”字则作“宽缓”解;
在杜甫的一首主要写雨后初晴的景象和作者的感想的《喜晴》一诗中有“且耕今未赊”句,这里的“赊”又作“迟”解;
在南唐诗人李中《旅夜闻笛》中有“长笛起谁家,秋凉夜漏赊”句,其中的“赊”字又作“长”解;
在韩愈《赠译经僧》一诗中有“万里休言道路赊”句,这里的“赊”又作“远”解;
在唐.张说《岳州作》中“物土南州异,关河北信赊”一联中的“赊”,又作“渺茫”解;
在韩愈《次邓州界》“商颜暮雪逢人少,邓鄙(比)春泥见驿赊”一联中的“赊”,又作“稀少”解。
这个字有时还作语气助词用,如杨万里《多稼亭看梅》:“先生次第即还家,更上城头一望赊。”李商隐《昨日》:“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这里当“啊”讲。
又如,长安原是汉、唐的京城,可是在旧体诗中常把长安泛指京城,不论在哪个朝代。这还容易理解,但如果把京城称“日边”、“日下”,就难懂了。
“日边”一般指太阳的旁边。犹言天边。指极远的地方。如:
唐.李白《望天门山》诗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宋.陈师道 《和彦詹题远轩》诗句:“开牕得远意,兴出杳冥间。芳草日边路,片云天外山。”
而在有些诗中,“日边”却另有所指,如:
唐.赵嘏(古)《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诗句:“江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唐.高蟾 《下第后献高侍郎》诗句:“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宋.杨万里 《送丁卿季吏部赴召》诗句:“吾州史君五十年,不曾召节来日边。”清.李渔 《风筝误·请兵》剧本:“羽书飞上九重天,伫(住)望旌旗自日边。”就是把“日边” 比喻京师附近或帝王左右。
又如“日下”,一般指目前、眼前或日没、太阳落下去。如:
唐.李峤《奉教追赴九成宫途中口号》诗句:“雨餘林气静,日下山光夕。”中的“日下”指太阳落下去;
唐.王勃《滕王阁诗序》:“望长安於日下,指吴会於云间。”中的“日下” 指太阳落下去的地方。形容遥远。
《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日下天色且是凉,便放五日也不妨。”中的“日下”又是目前,目下之意。
但在唐.钱起 《送薛判官赴蜀》诗句:“边陲劳帝念,日下降才杰。” 明.高启 《送王孝廉至京省其父》诗句:“君言省覲(晋)敢辞苦,况是日下非天涯。”中的“日下”,却是指京都。古代以帝王比日,因以皇帝所在地为“日下”。
又如酒,李白诗中叫“圣”: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赠孟浩然》)古人称酒清者为圣人。中:读去声,动词,"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
杜甫、陆游诗中叫“竹叶”:“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竹叶春醪碧玉壶,桃花骏马青丝鞚。”(陆游《怀成都十韵诗》)
李贺诗中叫“琥珀”:“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李贺《将进酒.琉璃锺》)
中国古典诗词讲究比喻,有明喻、有暗喻,还有借喻。
明喻就是明显地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某事物,表示两者之间的相似关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类的关系,说甲(本体)像(喻词)乙(喻体)。常用:像、好像、比如、仿佛、宛如、仿佛、好比、比方说、像……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一样、……似的等喻词来联系。
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诗的头两句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诗的后两句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这后两句就是用了明喻,以绝色美人喻西湖,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别致,情味隽永。
暗喻,意思是隐晦,有时不用比喻词。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本体)是(喻词)乙(喻体)。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
如:岑参(ce´n 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头四句诗: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四句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友人即将登上归京之途,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一夜盛开的梨花,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 “即”、“忽如”等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早晨起来突然看到雪景时的神情。经过一夜,大地银装素裹,焕然一新。
梨花,本是春天开放的花,花作白色。这里比喻雪花积在树枝上,像梨花开了一样。
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此词采用对比手法,上阕极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下阕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上片开篇两句描写的是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烟火,先冲上云霄,而后自空中而落,好似陨星雨。
其中的“花”指点燃的烟花,“星”指烟花上天后的明灭闪烁如星,这就是借喻手法。
明喻、暗喻比较容易看懂,借喻则难懂,弄通它需要具备有关的知识。例如柳宗元《郊居》:
寓居湘岸四无邻,世网难婴每自珍。
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室值贤人。
泉回浅石依高柳,径转垂藤闲绿筠。
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唐.柳宗元《从崔中丞过卢少尹郊居》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写的是跟随刺史崔敏自郊外回来应邀造访居住在城郊的卢少府一事。诗用白描手法,描写了几个生动场景,形象地描绘了楚南的朴实民风,体现了诗人“民利民自利”的社会观,表达了诗人谪居南荒悲愤而凄凉的心境。
其中“莳药闲庭延国老,开樽虚阁待贤人。”一联,意思是在空闲的庭院种上芍药、甘草等可补益的中草药邀请国老观赏,打开陈年老酒清扫厅堂接待贤人。
“国老”,有四种解释,一是指告老退职的卿、大夫、士;二是掌管教化的官职;三是特指国之重臣;四是甘草的别称。这里暗喻崔敏(崔中丞)和柳宗元这样的卿相、士大夫,又指甘草;
“贤人”,一是指有才德的人;二是浊酒(陈年老酒)的别名。这里是一语双关:依然在暗喻崔、柳二人。用自酿的“浊酒”招待来自京城的有才德的人。
毛泽东在《致陈毅》一文中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为什么呢?李贺诗有一特点:好用代词,不直说物名。如剑曰玉龙,天曰苍圆,秋花曰冷红,春草曰寒绿。
我在写诗中也常借用一些代词,如《咏花诗》中,用“瘦客”代月季花;用“寿客”代菊花;用“佳卉”代梅花(《诗经》中梅花的雅称);用“银台”代水仙花;用“溪客”代荷花;用“解语”代海棠花;用“刺客”代玫瑰花等。
这些在读诗词时都需要弄明白,上网查一查,才能真正懂得诗人的诗意以及他们所用的修辞方法。
诗词,尤其是格律诗,因为受押韵、平仄、对仗等要求的制约,有的字的字义往往似是而非,不像在散文中那样确切。
例如唐代诗人马戴的《送客南游》:
拟卜何山隐,高秋指岳阳。苇干云梦色,橘熟洞庭香。
疏雨残虹影,回云背鸟行(航)。灵均如可问,一为哭清湘。——唐. 马戴《送客南游》(灵均:一指屈原,又指词章之士。这里指屈原)
其中第二联“苇干云梦色,桔熟洞庭香。”中这个“香”字,既是嗅觉,又可引申为视觉——桔子熟了,洞庭湖上是一片金秋光景,芳香飘溢。同时因为这首诗押的是“阳”韵,取“香”字为合辙押韵。
又如李群玉《送萧十二校书赴郢州婚姻》:
蓬莱才子即萧郎,彩服青书卜凤凰。
玉珮定催红粉色,锦衾(芹)应惹翠云香。
马穿暮雨荆山远,人宿寒灯郢(影)梦长。
领取和鸣好风景,石城花月送归乡。——唐. 李群玉《送萧十二校书赴郢州婚姻》
自古都说“夜长梦多”,此时中的第三联“马穿暮雨荆山远,人宿寒灯郢梦长。”为什么偏说“梦长”?这除了表示新婚情绵绵之外,还因为这首诗押的是“阳”韵,所以用了“长”字。
另外还有为了平仄合辙而迁就用字的。
如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 杜甫《春望》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
其中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应该是“白发搔更短”,才符合实际,怎么会是“白头搔更短”呢?这是因为,这一句按格律应是“平平平仄仄”,第一个字可以不论,第二字不能通融,必须是平声,而“发”字恰是仄声,那就只好用平声的“头”字来代替。
又如:李商隐《无题》: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交)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唐. 李商隐《无题》
其中第三联“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我们都知道,桂花是香的,哪来的“桂叶香”!但因为这一句按格律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第六个字必须是仄声,通融不得,那就只好以仄声的“叶”字来顶替平声的“花”字。
为了对仗而迁就用字的更常见。如杜甫《春宿左省》:
花隐掖垣暮,啾啾(纠)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月),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唐. 杜甫《春宿左省》
这首诗描写作者在门下省值夜时的心情,表现了他居官勤勉,尽职尽忠,一心为国的精神。
其中第二联“星临万户动,月傍九宵多。”意思是星斗灿然欲动,临于万户;皓月当空,光明于九宵。若在散文中,这个“多”字就显得多余的了。而在这首诗中,却是不可少的,一来以“九宵多”与“万户动”相对仗,二来是为了押韵,这首诗押的是“歌”韵。
又如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常苦沙崩损药栏,也从江槛(见)落风湍。
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间行路难。——唐. 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杜甫在成都,曾因战乱出川,后于阆州还成都,在途中作诗五首,此为其中第四首。全诗描写了诗人重返草堂的欢乐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情真意切,韵味圆满,辞采稳重匀称,诗句兴寄微婉。诗人将欢欣和感慨融合在一起,将瞻望与回顾一同叙述,更显出了该诗思想情感的深厚。
其中第二联较为有名,用“新松”喻英才、用“恶竹”喻丑恶势力,有扶善疾恶之意。而“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这一联的意思是:自己的生计全靠黄阁老来照顾,而衰老的身体则托付给丹药来治疗了。其实作者服用的未必就是“紫金丹”,其所以用这一词,完全是为了与出句的“黄阁老”相对仗。
读诗词,对字义、词义的理解,不能太较真——死抠字眼儿,需要联系诗词的各种要素来“望文生义”。初学者如果有教师辅导,当然方便得多;若没有这条件,那就需要购置注释比较详尽的选读本,还要具备《词源》、《辞海》之类的工具书。
其次的难点是语法。
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语法有很多差别,诗词的语法与文言文接近,但又有很大的差别。一是因为在诗或词的一句区区几个字之中,要舒展相当丰富的想象,不得不力求简洁。凡是可以省去的字,尽量省去。二是受句式、字数、格律等要求的制约,有时不得不把词的位置变动,或者改变词性,突破常规句法。诗词的语法相当复杂,初学者也难一时全弄通,可以先弄懂两种常见的,一是省略,二是改变词的位置和改变词性。
省略
最常见的省略是姓名,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淤)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五)
诗的第一句中“诸葛”,是诸葛亮的简称;第五句中的“伊吕”是佐商朝汤王的伊尹与佐周朝武王的吕尚的简称;第六句中的“萧曹”是西汉初丞相萧何与曹参的简称。在诗词中往往把春秋时齐国的政治家、知心朋友管仲和鲍叔牙简称为管鲍,把汉朝的史学家班固和司马迁简称为班马,文学家扬雄和司马相如简称为扬马,在爱情故事中又把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简称为司马文君。
诗句中常常省略介词、连接词、动词、副词、谓词等。例如: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唐. 王维《山居秋暝》
此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以自然美来表现人格美和社会美。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第二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按常规语法应是“明月照于松间,清泉流于石上。”这里省略了两个“于”字,并且把动词的“照”、“流”,和宾词的“松间”、“石上”换了个位置,也可算作倒装句。在诗词中,常常把“于”、“则”、“而”、“有”等字省略了的。
这种省略比较容易理解,某些省略了动词、谓词的句子就比较费琢磨些。例如:杜甫《出郭》:
霜露晚凄凄,高天逐望低。远烟盐井上,斜景雪峰西。
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鼓鼙(皮)。江城今夜客,还与旧乌啼。——唐·杜甫《出郭》
其中第三联“故国犹兵马,他乡亦鼙鼓。”这两句的意思是:“故国犹遭兵马之灾,他乡亦闻鼙鼓之声。”省略了“遭”、“之灾”;“闻”、“之声”。
又如,杜甫《喜观即到》其二:
待尔嗔(抻)乌鹊,抛书示鶺鸰(机灵)。枝间喜不去,原上急曾经。
江阁嫌津柳,风帆数(属)驿亭。应论十年事,愁绝始星星。——唐. 杜甫《喜观即到》其二
题中的“观”指杜甫的弟弟“杜观”,这首诗是写接到杜观来信读完时的干想。
其中“江阁嫌津柳,风帆数驿亭。”这两句的意思是:诗人登上江边楼阁,希望快点见到弟弟回来的帆影,但令人讨厌的是柳荫遮住了视线。就是来来往往的船不断,弟弟乘坐船而来,数着驿站来安慰自己。这里省略了“遮住视线”和“安慰自己”。
在词中,省略更是常见。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宋. 李清照《如梦令》
现将词中省略的词语用括号括起,表达如下:
昨夜雨疏风骤,(女主人)浓睡不消残酒。(早晨女主人)试问卷帘人(今天景色如何)?(侍女)却道“海棠依旧” 。(女主人纠正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词中常常改变词语的位置,所谓倒装句。例如:
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一句主语倒置了,应是“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
杜甫《秋兴》其八: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渼陂(悲)。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彩笔昔曾干(甘)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唐. 杜甫《秋兴》其八
这首诗,杜甫回想昔日在长安畅游渼陂(悲)(水名,在今陕西户县西,唐时风景名胜之地。)的情境,慨叹青春献赋之豪情不再。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此二句写渼陂物产之美,其中满是珍禽异树。上句是说“即使是剩下的香稻粒,也是鹦鹉吃剩下的。”下句说“即使碧梧枝老了,也是凤凰所栖。”这两句不仅主语倒置,而且目的语也倒置了,应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
但是这样一改就不是好句了,为什么?原来杜甫这诗是写回忆长安景物,他要强调京里景物的美好,说那里的香稻不是一般的稻,是鹦鹉啄余的稻;那里的碧梧不是一般的梧桐,是凤凰栖老的梧桐。之所以这样造句,是因为“香稻——(是)鹦鹉啄余(的)粒,碧梧——(是)凤凰栖老(的)枝”,所采用的是描写句,把重点放在香稻和碧梧上,是侧重的写法。要是改成“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便成为叙述句,在叙述鹦鹉凤凰的动作,重点完全不同了。
有的诗句,句式基本一致,但其中短语的意思却不相同。例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首联:“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里的“下扬州”是指到扬州去。
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
王濬(郡)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唐.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这是一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首联:“王濬(俊)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这里的“下益州”却是指自益州而下。
“下扬州”中的扬州是目的地,而“下益州”中的益州却是出发地。
近体诗,为了适应声律的要求,诗人们常常对语序作适当的变换。例如:
毛泽东七律《送瘟神》第二首: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毛泽东《送瘟神》之二
一个小小的血吸虫的肆虐,深深刺痛了一颗伟大的心。一个残暴的瘟君的覆灭,大大激发了一份磅礴的情。
当毛泽东得知江西余江县消灭了为害极广的的血吸虫病时,作为共和国的缔造者,一个时刻系念着人民的领袖,他激动不已,彻夜难眠,感慨和热忱化作了这两首七律,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赤诚之心和爱国爱民之情,闪射出了灿烂的艺术光辉。
首联“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中第二句的意思是中国(神州)六亿人民都是尧舜。依平仄规则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所以“六亿”放在第一二字,“神州”放在第三四字,五六字将“尧舜”改成“舜尧”。一是为了平仄合律,二是因为有押韵的原因,把“尧”字放在句末,正与其他韵脚的字押平声二萧韵。
词、语序作适当变换更是常见。例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季)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宋.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最后两句:“西北望,射天狼。”本意是:“望西北,射天狼。”因为按词谱这两句是“平仄仄,仄平平。”所以不得不把仄声“望”字调个位置。
又如柳永的代表作《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宋.柳永《雨霖铃》
这首词是柳永的代表作。本篇为作者离开汴京南下时与恋人惜别之作。词中以种种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情别绪,活画出一幅秋江别离图。作者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京都远行,又不得不与心爱的人分手,这双重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他感到格外难受。
其中上片第二句应该是“晚对长亭”,因为词谱规定这句是“仄平平仄”,第二字必须是平声,第四字必须是仄声,而“晚对长亭”是“仄仄平平”,不和谱。所以把“晚”字由于第一字挪到第四字正好合谱。
又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此词的前三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按照文意应该这样写:千古江山,英雄仲谋,无处可觅。但因为按词谱应是:“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因此语序需要,必须作这样的变动。
诗句中改变词性也是常见的。
例如:杜甫《漫兴.其七》:
糁(伞)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唐. 杜甫《漫兴.其七》
诗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毡;而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又好像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诗人掉转目光,忽然发现:那一只只幼雉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为人所见。那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
第一句“糁(伞)径杨花铺白毡”中的“糁”字,如当名词用是米饭粒的意思。如果念“身”,平常我们所说玉米糁就是这个“糁”。但在这里,却作动词“抛撒、散落”解。
还有名词当作形容词用的,如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贫)。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唐.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这是一首和诗,作者是用原唱同题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诗人却有“虽信美而非吾土”,不如归去的感觉。所以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伤感,有满腹牢骚在言外。
第二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是个名对,非常工整。“曙”和“春”字虽然都是名词,但词性却不完全一样,在这里“曙”是形声名词,用来成了形容“云霞”,“春”是会意名词,用来形容“梅柳”。这两句的意思是:云霞和太阳一同从海上升起,像曙光一样;梅柳在春天来到江南时,早已着上春色。
另外还有动词作形容词用,形容词作动词用,动词作副词用的,这里不一一例举了。所以读诗词更讲究“咬文嚼字”,咬出文外之义,嚼出字外之意。各种版本的注释也不尽一致,还要靠读者自己多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