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理论与实践 >> 姚连弟老师诗词讲座--粘对与对仗
姚连弟老师诗词讲座--粘对与对仗

 

粘对与对仗

上一讲,我们把四声、押韵、平仄都讲过了,这一讲我们说说写诗中的粘对与对仗。

在讲粘对与对仗之前,我们先说两个概念:古体诗与近体诗。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同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押韵等都有严格规定。我们现在所学的绝句,就是近体诗的一种。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的各种诗歌体裁,统称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包括四言、五言、七言以及杂言等。

四言诗,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因为近体诗中已经没有四言诗了。《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如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如曹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三国..曹操《观沧海》

以及晋.陶渊明的《停云》: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静寄东轩,春醪(劳)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晋.陶渊明《停云.其一》

这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

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

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如晋.陶渊明的代表作《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杂言诗也是古体诗所独有的。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诗较多。

唐代的杂言诗形式多种多样:有七言中杂五言的,如李白的《行路难》;有七言中杂三言的,如张耒的《牧牛儿》;有七言中杂三、五言的,如李白的《将进酒》;有七言中杂二、三、四五言至十言以上的,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有以四、六、八言为主杂以五、七言的,如李白的《蜀道难》。

另外,古体诗对于平仄的安排,除了韵脚要一致外,并无其他必须遵守的规定,是相对自由的。即使有某些说法,比如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什么的,被称作诗歌声律八病,也只是供安排声韵作参考,不是必须遵守的。所以我们所谈的格律、格式,主要是针对近体诗的。

粘对

 “粘对”,是近体诗格律的一项基本原则,古体诗是不讲粘对的,甚至有些诗人还故意安排避免出现粘对。例如《南朝乐府民歌》,质朴坦率,简单易懂: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采,阳鸟吐清音。

——《春歌二十首之一》

暑盛静无风,夏云薄暮起。携手密叶下,浮瓜沉朱李。

——《夏歌二十首之一》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秋歌二十首之一》

白雪停阴冈,丹华耀阳林。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冬歌二十首之一》
  也许有人会说:一首诗,这里平平仄仄,那里仄仄平平的,格式太过复杂,看得脑袋都大了也没弄明白,好难懂,真难学。其实,这是因为没掌握其中的诀窍,没能避繁就简。知道了什么是平仄和该怎样押韵后,其实学近体诗格律格式,学平仄搭配,只要弄懂两个字——粘、对,和一个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一切都变得非常简单。
  什么?不相信?不信咱们就试试!
  在试试之前,先介绍两个概念——对和粘。
  先说““对”。所谓对,就是对立。诗词格式中所说的“对”,就是使一联(格律诗每两句构成一联)的上下句平仄相互对立。对,实际上也是平仄交错的原则(平仄交错主要是体现在一个句子内的平仄隔双交错对立搭配)。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再说“粘”。粘,也就是贴上去。诗词中就是平粘平,仄粘仄,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跟上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再细点说,就是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明白了什么是对粘,再记住“平平仄仄平平仄”这个句式,那么近体诗的格律格式就可以推导出来了。(其实在上一讲已经讲过,这里再复习一遍)
  第一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我们把这个句式不妨给它个代号叫做①句式。根据“对”原则,那么下句就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我们也给它起个名字叫②句式。第三句呢?粘!即粘住第二句,它仄开头,我也仄开头,但又不能违反遇单句尾仄,所以把粘仄的倒数第三字与粘平的尾字调换位置,由此构成:仄仄平平平仄仄(③句式)。第四句再“对”,成:平平仄仄仄平平(④句式)。如此,平起(以第二字论)仄收(以尾字论)的七绝标准格式就有了:

平起仄收式七绝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①句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 (②句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 (③句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 (④句式)

  以上只是介绍了“平起仄收”这一种格式,那么其他格式呢?好办,只要取上面推导出来的四个句式中任何一个作为首句,然后按“对粘”原则对粘下去就都有了。不过,在粘对时,还应把握住如下两点:
  1)若非在首句,奇数句尾字必仄。粘对中遇到奇数句尾字平时,将尾字与倒数第三字平仄调换。
  2)因为需要押韵,所以逢偶句尾字必平。粘对过程中遇到偶句仄时,将尾字与倒数第三字平仄调换。也正因为如此,故取②、④两种句式作首句时,对句的尾字要与倒数第三字调换,对句分别应为:④句式和②句式。

  如此,七绝的标准格式便为:
  a)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①②③④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b)平起平收,首句入韵: ④②③④ (只是把a格式的首句换成了④句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c)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③④①② (相当于把a格式的前两句与后两句调换位置)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d)仄起平收,首句入韵: ②④①② (只是把c格式的首句换成了②句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除了上面介绍的四种句式以外,还有一种特殊句式:五言为“平平仄平仄”,七言为“仄仄平平仄平仄”。这个句式实际上是一种后面要说的拗句,但诗人们用的比较多,也就成为固定的一种形式了。这个句式主要是偶尔作为③句式的替代品。
  以上是格律诗的标准格式,实际上古人的作品中完全吻合这些格式的并不多,那又是为什么呢?这就牵扯到声韵位置的重要性问题了(与拗救也有关,后面单独说)。一般来说,在声律表现上,后面比前面重要,前松后紧,前轻后重,具体来说就是:
  1)同一联中后句比前句重要,后句比前句要求严格。
  2)一个句子以连续两音为一节,尾字单独为一节,则同一个句子中后面的字节比前面的重要,每句的最后一字最重要,要求也最严格,平仄不可更换。然后是倒数第二音节(五言第34字,七言第56字),偶尔可以变化,若特拗句式“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等。依次类推。
  3)一个句子中,除句子的尾字因为单独构成一个音阶外,其他的字,偶位上的字比奇位上的字重要、严格。除尾字外,偶位上的字是构成节奏的关键。
  4)同一个双字构成的音节中,后一个字比前一个字重要,要求严格。因为双音字节,重音主要落在后一个字上。
  鉴于以上34两条,前人总结出一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这个口诀,也就是说五言句子逢一、三位置上,七言句子逢一、三、五位置上的字(五言的“五”位置上的字是不能更换的)平仄可以不论,而五言二、四位置上、七言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其平仄必须明确、严格,不可含糊。因此,除每句的尾字外,逢单位置上的字,其平仄就有了变通,这也是格律诗的严格之下的一种自由。这个口诀对于初学格律的人来说,是有一定作用的,因为它简单明了。

但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个口诀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它也存在一些问题,容易对初学者造成误导。这个口诀虽然在一般情况下是相对比较正确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却不一定适当。有时“一、三、五”不能不论,某些情况下“二、四、六”也不见得就“分明”。比如:

在五言“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一字不能不论,在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个格式中,第三字不能不论,否则就要犯孤平。孤平可是近体诗的大忌。

再如,对于“平平”脚的句子即“仄仄仄平平”和“平平仄仄仄平平”来说,前者第三字,后者第五字也不能不论,否则会出现“三平调”(三平尾),即押韵句子的结尾是连续的三个平声字,这同孤平一样,也是近体诗之大忌,必须避免。

另外还有一个“三仄尾”,即五言的“平平平仄仄”不押韵句的第三字、七言的“仄仄平平平仄仄”不押韵句的第五字用了仄声,则句子的尾巴就连续三个仄声字“仄仄仄”,成为“三连仄”,这叫“三仄尾”。“三仄尾”在近体诗中也是避忌的,但因为仄声字发音比较短,对音律的谐和影响小些,且在近体诗中都是出现在一联的上句,所以避忌的程度没有“三平调”高,偶尔在近体诗中出现是允许的,但不宜多的使用,能避开时还是应该尽量去避开。

那么出现了“三平调”和“孤平”怎么办呢?假若写诗时出现“三平调”,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把该用仄声却用了平声的那个字改回仄声,否则就是出律,犯了近体诗避忌。例如《雅风》2017年第一期有一首《有感首次汇报演出》:

大步登台颂古骚,吟声爽朗雅风飘。

心如皓月无狂念,腹若春明绝浊涛。

莫品来宾举掌鼓,休惭座客开腔嘲。

当思吾羽未丰满,初出茅庐应戒骄。——《有感首次汇报演出》

其中第三联上句后三字成三仄尾,下句后三字是三平调。一联诗中同时出现三仄尾、三平尾极少见,但却犯了诗家大忌,这是不可以的。

(暂不讲。总之,七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三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两个字不论。五言仄脚的句子可以有两个字不论,平脚的句子只能有一个字不论。“一三五不论”的话不是完全对的。

再说“二四六分明”这句话也是不全面的。五言第二字“分明”是对的,七言第二四两字“分明”是对的,至于五言第四字、七言第六字,就不一定“分明”。依特定格式“平平仄平仄”来看,第六字并不一定“分明”。又如“仄仄平平仄”这个格式也可以换成“仄仄平仄仄”,只须在对句第三字补偿一个平声就是了(是关于拗救的,后面再说)。七言由此类推。“二四六分明”的话也不是完全正确的。

孤平是近体诗的另一个平仄搭配大忌,所以诗人们写近体诗的时候,都非常注意避免。据格律大家王力老先生统计,全唐诗中只有两首近体诗有犯孤平。根据我个人就全唐诗格律的对验,有犯孤平的例子可能比两首要稍微多些,但总之是很少很少的,在数万首诗中,就出现这么寥寥数首,应该说是几乎可以粗略不计了。当词、曲中用到类似句子的时候,词人们也非常注意避免孤平。

关于孤平的定义,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就是我下面要讲的,持这种观点的以王力老先生为代表;另一种说法是“顾名思义”,认为只要是两仄夹一平就算孤平,也叫“夹平”,持此观点的以启功老先生为代表。个人相对倾向于第一种观点,所以这里只就第一种观点进行说解。)

所谓孤平,就是在“仄平”脚的句子中,即五言“平平仄仄平”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两个句型中,该用平声的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用了仄声,如此除了韵脚尾字之外便只有一个平声字了(七言的首字原本就可平可仄,因此即使七言首字是平声也不计算在内),如此就称它是孤平。如《雅风》2017年第一期有一首《乐晚晴》:

庭院一隅几老翁,天天相聚乐融融。

闲聊往事开怀笑,话叙余生兴味浓。

未第功名心淡淡,不求利禄体轻轻。

感恩党布及时雨,夕照桑榆享晚晴。——《乐晚晴》

此诗立意、情景、布置甚好,可惜首句犯孤平。

注意:孤平只出现在“仄平”脚的句式中,换句话说,就是孤平只在押韵的句式中出现。即五言“平平仄仄平”和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两个押韵句型中,其他不押韵的句型中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或除了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能算是孤平,最多算是拗句的一种,有些情况甚至是符合标准格律的。比如“我宿五松下”只有“松”字一个平声字,其他都是仄声字,但因为是不押韵句,这只能算拗句,不是孤平;再如“未解忆长安”,除了韵脚“安”字外就只有一个“长”字是平声了,但这却是一个标准的律句,即前面所讲的五言“④句式”——仄仄仄平平。

其实孤平,也只是拗句的一种形式,只不过从音律上这种形式属于最不谐和的一类,所以古人就特别的有意避免它,久之就成为诗家共同避忌的规则了。

如果在“仄平”脚句子中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仄声怎么办?另有一种补救办法,叫“孤平拗救”等大家学会一般格律后再细说。

(暂不讲。在“仄仄平平仄”和“平平仄仄平平仄”中,若倒数的两个平声字(五言的三、四字,七言的五、六字)都用了仄声,则会出现“五连仄”或“四连仄”,这种情况属于大拗句,必须在对句中进行补救。

孤平、三平调都是近体诗大忌,也正因为它是近体诗大忌,句子音律拗,不顺,不谐和,所以往往被诗家多的采用到古体诗(古风)中,有不少诗家还在古体诗中着意安排使用孤平和三平调。三仄尾也是古体诗(古风)经常采用的一种平仄搭配。)

对仗

一、对仗的基本含义

所谓对仗,就是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之间,除了按照平仄格式使之平仄相对之外,对应词的词性还必须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在对仗中,形容词常与动词作一类而对用),副词对副词,虚词对虚词。举例: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唐.李白《送友人入蜀》

这首诗的中间两联,都是对仗。领联中:是名词对名词:是副词对副词:人面马头,是名词性词组对名词性词组:是动词对动词。颈联中:芳树春流,是名词性词组相对:,是动词相对;秦栈蜀城也是名词性词组相对,而且都是古国名,是地域标志,对得很好。

二、对仗在一首诗中的位置

绝句不要求用对仗。用对仗当然也可以,但不是必须的。

五律和七律,都要用对仗。对仗的位置,正例是在中间两联即领联和颈联。一般的律诗,都是这样。初学写诗的,应坚持这种形式。但也需要知道,还有一些例外。

在一首诗中,两联对仗是基本的,多则不限。

有的诗,有三联对仗,也有的四联全用对仗,这都是允许的。一首诗中,除了中间两联之外,首联也用对仗的,颇不少,尤其多见于首句不入韵的诗。举例: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唐. 李白《送友》

支离东北风尘际,飘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节)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雨)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唐. 杜甫《咏怀古迹》

以上这种包括首联在内的三联对仗诗,非常普遍,比正例少不了多少。首联不用对仗而尾联用对仗的三联对仗诗,则比较少些。举例: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唐.杜甫《悲秋》

四联全用对仗的律诗,唐人有一些,后世模仿的很少,但也有。举例:

寂寞番王后,光华帝子来。千年余故国,万事只空台。

日月东西见,湖山表里开。从知爽鸠乐,莫作雍门哀。——宋. 朱熹《登定王陵》

作为变例,律诗的对仗也有单联的。

这种只有一联对仗的诗,盛唐时期比较多见。仅有的这一联对仗,一般用在第三联,第二联则不用,诗评家称这种第一联、第二联都不用对仗,直到第三联才出现对仗的诗为蜂腰体,谓其腰细,若已断而复续也。举例:

翦落梧桐枝,濉(随一声)湖坐可窥。雨洗秋山净,林光澹碧滋。

水闲明镜转,云绕画屏移。千古风流事,名贤共此时。——唐. 李白《送贾至舍人》

王维、杜甫、元稹等大家,都有一些这样的诗,在此不多举例。

还有一种变例,诗中虽然存在两联对仗,但不是都用在中间,而是用在第一联和第三联。有的诗评家称这种形式为偷春格,因其把本应在第二联出现的对仗用在第一联,如梅花偷春色而先开也。举例: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总之,凡一首律诗中有两联对仗,而且这两联处于中间位置,即颔联和颈联的,这是正例。也可以说,只要保证中间两联是对仗,即为正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其他地方(首联、尾联)多用了对仗,仍属正例。但是,只要颔联和颈联有一处不用对仗,即为变例,这种变例唐以后是很少见的。现代人写诗最好不用变例形式。

前面讲的都是适用于五律和七律的规矩,至于绝句,是可以完全不用对仗。当然,要用对仗也可以,用一联或两联都行。例如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居住时写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绝句》

就是全用对仗。排律,前面讲过,除了首联、尾联可以不用对仗外,中间不论有多少联,都要用对仗。首联,尾联当然也可以用,特别是首联用对仗的十分普遍。

三、工对的追求

一般讲,出句和对句之间,相对应的词做到平仄相对,词性相同,即为对仗。但诗人们往往不满足于此,还追求把对仗写得更工整些,即所谓工对工对,不仅要求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而且又把各种词(特别是名词)分出许多小类来。在这些小类里选词相对,才算工对。

过去蒙学老师教学童背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他们背诵的就是工对范例。当然,并不是说只能对只能对,这里只是指出一个大体方向,说明类似这样的词相对才算工对。

同一门类的词,在意义相关的前提下,具体内容有的相类(如植物方面的),有的相反(如方位方面的),有的相趁(如天文方面的)。在对仗中,也正是要取其相类、相反、相趁之意。

从前人们对词汇的分析、认识不像现代人清楚准确。有些当时常用的词,现已基本不用,而现代人常用的词汇,如汽车、飞机、公司、电脑等等,当时还没有。所以这个分类只能作参考。但作为研究、掌握对仗来说,这个分类还是有用处的。它为我们指出了在写对仗诗句时对字词进行选择的大体方法。

简言之,出句用了某一门类的词,对句如果也能找到这一门类的词与之相对,就可形成工对。例如上面所举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其中出句用了字,是数字,对句也用数字类的字(“”)与之相对。出句用了字、字,属于颜色类,对句也用颜色的字(”“)与之相对。出句用了,对句就用了,都是鸟类。所以说,这是一联很好的工对。

掌握工对,总体须注意这样几条:

1、同类对

如前所述,造成工对,最基本的方法就:先取同门类(或邻近的)字词,用在出句和对句的各相应的位置上。名家作品中,字字工整的工对是可以举出一些的。例如: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唐.白居易《杭州名胜》

雪盖青山龙卧处,日临丹洞鹤归时。——唐.刘禹锡《骂姑山》

2、是习惯对

有些字词,在分类上虽然并不属于同一门类,但因意义上的关联比较紧密,所以在传统上,习惯上,历来认为把这些字语对用属于工对。如与“马,等等。例如: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唐.杜甫《不见》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唐.白居易《除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九日》

3、借对

有的字,按其一般的意思,与另一句中相应的字是不能对的,但因这个字另有含义,而在另一含义上,是可以对的,这就是借对。如杜甫诗句: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诗中的寻常是从平常这个意义上来用的,与对句的的七十这个数字本来是不能相对的。但因为寻常在别的意义上也可作数字解(古时八尺为一寻,两寻为一常),所以在此处可以用于对仗,形成借对。又如李商隐句: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其中石榴本不能和上句的字相对,但可以借用其石头的意义来相对。此外,还有从谐音上来借对的。如刘长卿诗句:事直皇天在,归迟白发生。其中字谐字之音,可与作颜色之对。

4、句中自对

出句和对句,本身内部都有对仗意味,既自对又互对,就显得特别工整。即使两句之间某些字对得较宽,亦堪称为工对。例如:草木尽能酬雨露,荣枯安敢问乾坤。(王维《重酬苑郎中》)在出句中,对,对;在对句中,对,对。两句之间又互对。又如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也是句中自对而又互对。

5、重点对

所谓工对,真正做到字字都对得很严格,那是少有的,通常也没有必要。一联诗中,只要多数字、主要字对得很好,就算工对了。特别是把数字、颜色、方位、叠字词对好了,就会显得很工。例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历来认为是极好的工对,因为数字、颜色都对得特别好,至于字和字,对得并不很工,那就不重要了,又如苏轼的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春宵》)也是极好的工对。歌管楼台秋千院落,都有句中自对之美感,两句互对又很工整,特别是细细沉沉两个叠字词对得很工,这就够了。至于说字和字对得并不很工,那就不应计较了。

需要指出,对联(楹联、春联等)比诗中的对仗要求更严。原则上,对联都应是工对。流传很广的对联,像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等,都是工对。

创作对联,也叫对对子,是一种技巧很高的艺术。写出好对联,需要懂平仄,懂词性,有思想,有意境。不仅要工对,甚至要求的对,即对得恰切、巧妙。这方面有不少佳话。

四、宽对的必要

宽对,顾名思义,就是比较宽松的对仗,只要平仄相对、同词性的词相对就可以了,不讲究词的具体门类。

写诗只讲工对不行,大多数情况离不开宽对。为什么?

第一、严格的工对很难,一般也没有必要那样苛求。

在不以言害意的前提下,尽量求工,是必要的。但如求工过切,即会妨害诗意的顺畅表达,甚至由于用词总是局限于狭窄的范围而造成同义反复。好的工对,往往属于妙手偶得,不是刻意雕凿出来的。所以多数诗作,用的都是不太严格的工对、邻对(把相邻的门类合用,如把天文、时令、地理方面的词,合在一起用),还有宽对。即使总体上算工对的对仗,往往也有少量或个别的字用了宽对。在七言诗句中,前四个字对得较严格,后三字,特别是最后一个字不讲究的情形,比较常见。特别是最后一字,连词性都不对的例子,也不少。例如:

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唐.李白《寄淮南友人》

第二、首联和尾联的对仗,本属可用可不用,如果用对仗,就更允许宽松些。有不少就是半对半不对。似对非对,这都是可以的。例如: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君游丹陛已三迁,我泛沧浪欲二年。——唐.白居易《夜宿江浦》

第三、错综对,是宽对中的一种现象。出句和对句中,同类相对的词,在位置上不对应,错了位。例如: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唐.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宋.王安石《金陵怀古》

第四、流水对。一般对仗,出句和对句的内容是并列的,把两句颠倒过来,意思仍然说得通。流水对,则是把一件事、一个意思如同流水般地连续说下来,出句和对句之间有着时空上或因果上的连贯性,互相不能颠倒。例如:

一从归白舍,不复到青门。——唐.王维《辋川闲居》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唐.杜甫,同上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以上几例,都是对得特别好的流水对。

实际上,流水对与一般并列对仗相比,在字词的选择上,余地更小些,难度更大些,其中有些字更难免用宽对。

旧时做诗学对仗,为追求工整,学童还要学两类书。一类是对韵书,就是前面提到的《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训蒙骈句》等;还有一类是辞藻对偶门类书,如《诗腋》、《词林典腋》等。前者是要熟读背诵的;后者一般不要求背诵,只要求抄写,既练小楷,又加深对各门、各类相对的辞藻的印象,应用时可以按图索骥去查找。

对韵书是以平声30韵为纲,把对仗编成歌诀,既学对仗,又记诗韵,还可以学到不少典故。下面介绍《声律启蒙》中典故较多的六鱼韵三段对偶歌诀。

有对无,实对虚,作赋对观书。绿窗对朱户,宝马对香车。伯乐马,浩然驴,戈雁对求鱼。分金齐鲍叔,奉璧蔺相如。掷地金声孙绰赋,回文绵字窦滔书。未遇殷宗,胥靡困傅岩之筑;既逢周后,太公舍渭水之渔。

终对始,疾对徐,短褐对华裾。六朝对三国,天禄对石渠。千字策,八行书,有若对相如。花残无戏蝶,藻密有潜鱼。落叶舞风复高下,小荷浮水卷还舒。爱见人长,共服宣尼休假盖;恐彰己吝,谁知阮裕竟焚车。

麟对凤,鳖对鱼,内史对中书。犁锄对耒耜(四),畎浍(犬快)对郊墟。犀角带,象牙梳,驷马对安车。青衣能报赦,黄耳解传书。庭畔有人持短剑,门前无客曳长裾。波浪拍船,骇舟人之水宿;峰峦绕舍,乐隐者之山居。

这三段歌诀中有从《史记》、《汉书》、《晋书》、《说苑》、《天台山赋》以及传说中引出的典故23个。翻翻这类对书,看看注释,查查原著,可能是蛮有味儿的。

五、合掌之忌

一首诗中相邻的两联对仗,句子的结构要避免完全一样。第一联对仗和第二联对仗,如果结构一样,这种毛病称为合掌例如:

高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短李芬芳酒,迂辛寂寞诗。

前一联中的高昌崇敬是地名,后一联的短李迂辛是人名,总之都是名词,而且都是专用名词。两联都是以专用名词开头,句子后三字的结构也一样。这就是合掌,是对仗之大忌。上面例举的两联中,有四个专用名词,容易犯合掌的毛病,但高明的诗人有办法规避它。这两联,白居易实际上是这样写的:

高昌玉蕊会,崇敬牡丹期。笑劝迂辛酒,闲吟短李诗。

这样一调整,就避开合掌之病了。

还有人认为,一联对仗的出句与对句,意思完全雷同或基本雷同,也叫合掌。如出句用,对句用;出句用,对句用,出句用,对句用,等等,形成同义反复,亦为合掌之弊,应予避忌。

另外,第二联已经有了同一类的词汇,第三联就尽可能避免,别弄的门里,窗边,田头,屋后在同一首诗里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