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理论与实践 >> 刘文华谈书法
刘文华谈书法

 

刘文华谈书法

(按:刘文华先生是当代实力派书家,自 80 年代中期始,专职从事书法的教学、研究、管理工作,他所编写出版多种字帖、教材、教学光盘等,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在书法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刘文华谈书法》是一书法同道根据刘先生的讲课所整理的文稿,很值得一读。)

  (一)关于书法的认识和理解

   *看一个人的书法功力如何,不是看他每天写多少字,而是看他对书法有多少理解。

      *当前书法学习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书法的认识理解不足;二是临帖不足。

     *书法难,难于上青天。古往今来,能写会写的人无数。但历史上留下来的并不多,屈指可数。历史上留下来的,一不看权,二不看钱,三不看学问,是真实的。

   *学习书法要学古人的,学到民国还可以,要向上追。这是学习书法特别是篆隶的根本途径。学现代人、现代名家书法不可取。

   *学习古人,共性的东西要强化,个性的东西要弱化。

  *学习书法,我们提倡学习共性,反对学习个性,这是书法艺术继承与传承的保障。

    *要把自己变小,把古人变大。

       *书法艺术需要点辣劲,象白酒,喝下去以后,回味起来有余香,达到“微醉”的状态。喝的过程并不美,喝过以后的“回味”,才使人感到美孜孜的。

   *汉隶《史晨碑》,现在的印刷体隶书基本上是从《史晨碑》来的,太完美了,太甜了。

   *书法艺术永远没有“成功”二字,只能是逗号,不能划句号。对艺术要存敬畏之心。

   *学习书法的过程,就是学会限制自己的过程。没有限制不叫书法,叫写字。

   *书法要讲究“中和之美”,讲究 “中庸之美”(为人处世,要按儒家学说去做,如德、仁、礼、智、信。)

   *在书法里面,无一例外,都是对立统一的,没有任何一个技法是独立存在的。如长与短、快与慢、粗与细、浓与淡、曲与直等等。

   *中国羊毫笔在明朝才使用,在这以前没有人用羊毫的。

   *我们学习书法,要理解书法,越学越不清楚,“学然后知不足”。

   *书法追求两个东西:一是法度,二是意趣。艺术不是技术,艺术从技术开始,最后达到“道”的境界。“从静止中看出生命来”。

   (二)关于临帖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但只抄帖不行,如不研究、不假思索,方法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凡是抄帖的、不用脑思考的,永远不出成绩;凡是用脑思考的,一定能出好成绩。

   *在临帖和创作的时间安排上,一个优秀的书法家,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时间在临帖和研究,创作只占百分之十到二十的时间。

   *临帖并不是越多越好,临的太多并不科学。如《兰亭序》每天临十遍,并不一定效果好。写的太多,那不叫临帖,那叫抄书。

   *不破不立。隶书是对篆书的破坏,小篆是对大篆的破坏。

   *我们临帖,要象它,而不能不象它,还不能真象它。但有的帖就无法意临,如泰山刻石、多宝塔、铁线篆等。

   *要通过读帖、临帖,学会与古人交流,与古人对话,感受到活生生的所在。

   *写字追求“金石气”,严格讲是违背书法原则的。如有人为了追求“涩”,在运笔过程中,手有意哆嗦,是不可取的。碑帖上的风蚀斑驳状态,不要有意去临写,而是要去还原它。

   *学习要科学,要得法,可以练单字,一个一个地练,会了再换一个。每天学好五个字,一个月就是一百五十个字。

   *认真是一种态度,写象是一种能力。我们首先要做到认真,然后力求写象。

   *要用创作的理念去临帖,就是对所临的帖背着写出来,进行二度创作。当你拿起笔要写这个字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好,做到有准备、有思想、有手段,写三四遍后,即可成功。

   *隶书是从篆书中来,起笔要发力,不可以放松,收笔较弱,正好与楷书相反。

  (三)关于唐楷

   *唐楷来自北碑,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是唐楷的代表。从艺术上来说,法度严谨,尽善尽美,在书法史上地位很重。但正因为它太完美了,也就带来了美术化、程式化倾向,有点刻板,象工匠。在取法上,建议大家选学北碑、槠遂良、虞世南,颜体可以有选择地学,柳体(欧体)(一般)不要(轻易)学。

   *书法作品达到严谨完美,进入一种模式,程式化了,具有了工艺性特点,其意趣也就没有了。

   *楷书象仪仗队员,笔挺,严肃,规矩,森严。唐楷有固定的法度,基本没有变化的余地。不如魏楷,因为古人给你留下了变化的余地。

   *唐楷缺少火花,不能发挥。柳体、欧体工匠气太重,艺术趣味有限。有一个可以写,就是褚遂良,虞世南也可以写。

  (四)关于书法创作

   *向古人学习,要让古人改造你,不是你去改造古人。

   *有人说书法是“无声的音乐”,有快慢,有高低,有节奏,有旋律,有动态变化。我们说行草是动态,篆、隶、楷是静态。但篆、隶、楷也是以动态美为标准的。褚遂良用行书笔意写楷书,而现代人只学柳公权的几乎没有写成书法家的。总之,生动活泼是书法创作的第一要求。要学会用脑写字,别老是用手写字;要少写字,不要多写字;写字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书法创作最大的麻烦是“无法无天”的行为。在国展作品中,大约有三分之一属于这类作品(看不出师承,叫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书法创新,就是要“取新意于法度之中,聚妙理于豪放之外”。

    *书法临摹与创作要善于自我判断,学会自己找毛病,这要贯穿于自己的一生。

   *看不出是什么风格,是书法创作的大忌。

   *一个成熟的书家,应该具有通变的能力,处理好上字与下字、左字与右字的关系。在创作前应有所思考,写上一个字时,下一个字已经考虑好了。

   *创作要以精取胜,不能以大取胜。字大毛病大,字小毛病小;幅大毛病大;幅小毛病小。

   *一幅作品,看了字要知道象谁,如果看不出象谁,没有出处,都是自己的东西,没有根基,那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等于不赡养自己的爹娘。

   *写小楷要有技巧,要有轻灵味,有通透之气。不能有负重感,手法不要太紧。

   *写草书一定要先从行书开始,通过行书的练习,打牢基础。不能用大草笔法写小草,小草字型用大草的动作也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