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动态报道 >> 中国书画报:报道我『艺术使者』进社区活动
中国书画报:报道我『艺术使者』进社区活动

去年10月,北京望京诗书画研究会会长韩家文与画家朋友到报社来访,交谈中,韩老师向记者讲起了他们与同样坐落于望京的中央美院的一段“偶然邂逅”、且一 直延续至今的“缘分”。四年来,中央美院与望京诗书画研究会每月都会组织举办一次书画培训活动。当时,韩老师向记者发出邀请,希望有机会去感受一下他们的 活动。上个月中旬,采访终于成行。
当天,记者赶到望京街道服务中心时离讲座开始还有半个小时,正好有时间听听韩老师讲述他们与中央美院最初的“结缘”。据他讲,望京社区的书画组织成立得 很早,到了2004年,先后又成立了望京诗书画研究会及望京老年书画社两个相对健全的团体。当时虽然成员不多,但技艺水准并不差,大家常在一起切磋交流。 2012年,望京诗书画研究会、望京老年书画社都进行了换届,韩家文出任了两个组织的会长。“那时我感觉,我们的组织较之从前,人虽然多至三四十人,但骨 干力量却越来越少,很多水平高的老会员都不在了。”那段时间,韩家文等几个研究会及书画社的负责人几次讨论,决定试试与同在望京的中央美院建立联系,希望 得到专业院校的帮助。偏巧,那时中央美院正开展为社会服务的“‘艺术使者’在行动”活动,韩家文向美院团委说明了想法,双方一拍即合。这些年,美院生活 部、组织部积极配合他们的需求,选派了近20位有着丰富经验的学生前来授课。“今天来讲课的韩潇老师,之前我和她在微信上进行了多次沟通,主要就是让大家 能学到落到纸上的真东西。”聊着聊着,讲座的时间到了。
说到中央美院与望京老年书画组织的顺利合作,也离不开望京街道的支持。听韩老师说,街道每年都与他们合作举办书画展,还在新落成的办公大楼内为他们留了 书画创作和讲座教室。有时候参加活动的人员多,一楼两百多平米的大活动室也提供给他们使用。当天的讲座正是安排在那里。
那天的授课老师韩潇是中央美院国画系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课程内容是通过对会员作品的分析来讲解花鸟画的创作。研究生二年级?瘦弱的小韩老师看起来年龄的确不大,她能胜任这些老年会员的辅导教师吗?开讲之前,记者心里还是有些疑虑的。
“这节课,我会通过对大家作品的点评来讲解花鸟画的构图、用笔、用墨,包括造型的处理、空间的把握等,我了解大家更喜欢能够直接作用于画面、提高画面效 果的知识,所以这些内容我都会详细来讲……”一开场,小韩老师直入主题,娴熟地向大家介绍了讲座的内容及重点。的确如韩家文老师所说,“中央美院派来的学 生都有着丰富的授课经验。”
课堂上,小韩老师从构图、用笔、用墨、设色,以及题款等创作的每个方面对大家的作品进行了细致的点评。讲到“松鹤图”时,她告诉大家,作为画的两个主 体,画面中的“松”与“鹤”应是相互衬托地存在,同样用色上也要予以衬托,注意对比色呼应地运用;“兰花”作品不仅要注意构图、笔墨,还应理解作品所要传 达的情感,正如山水画常用来表现博大的情怀,花鸟画表现的往往是一种生机。从象征意义上讲,花鸟画中一定要有花蕊,如此才能蕴含生机勃勃的韵味……
75岁的耿婉颖当天带来了自己的“芭蕉秋意图”,小韩老师对作品构图、干湿的把握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是,这幅作品也存在一个问题,希望大家自己来发 现”。通过听小韩老师对前几幅作品的评析,大家对于一幅作品的鉴赏也有了自己的经验。“是不是颜色啊?”靠近讲台的一位大爷问道。“的确,就是在颜色 上。”小韩老师接着告诉大家,这幅以枯萎的芭蕉叶作为画面主体的作品,以大面积暖色晕染,看起来会令画面缺少层次,而且显得有些燥,若用花青加墨在根部加 以点染,除了增加了画面色彩的层次,也解决了这幅画中已有线、面内容而缺少有效意义的点的问题……

最后,小韩老师用墨将作品重新演示了一遍,这让画的作者耿婉颖不禁感慨:“今天的收获太大了,整幅作品的问题我都一一记在了心里,从来没有听过这样详细的点评,谢谢中央美院对我们这些老年书画爱好者的帮助,也真心感谢小韩老师!” 作者:中国书画报 姜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