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教授、中国书协会员、朝阳区书协副主席
武元子老师书法讲座
培训部按总会2015年培训计划,于9月16日周三下午2时至4时,在大屯欧陆经典社区会议室,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教授、中国书协会员、朝阳区书协副主席武元子老师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古代书论赏析》为题进行书法讲座 。
参加讲座的有总会军休分会副会长郑宝昌、责任人闫柱民、培训部副部长翟天安、酒仙桥书画协会会长魏绍征、大屯街道文化服务中心领导屈连水、大屯欧陆经典社区书画协会会长周正泉同志及部分创研员及四个分会书法创研组成员共55人。
武元子老师为了达到精练、通俗、易懂的教学效果,采用电教投影教学。
武老师首先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学习方法。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
武老师讲:“明文征明《<怀素自叙帖>跋》:‘藏真书如散僧入圣,虽狂恠怒张,而求其点画波发,有不合于轨范者盖鲜。’《自叙帖》是怀素流传下来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书的代表作。用细笔劲毫写大字,笔画圆转遒逸,如曲折盘绕的钢索,收笔出锋,锐利如钩斫,所谓‘铁画银钩’也。全卷强调连绵草势,运笔上下翻转,忽左忽右,起伏摆荡,其中有疾有速,有轻有重,像是节奏分明的音乐旋律,极富动感。此外也有点画分散者,则强调笔断意连,生生不息的笔势,笔锋回护钩挑,一字、一行,以至数行之间,点画互相呼应。通幅于规矩法度中,实为草书艺术的极致表现。文徵明这种书法审美观与他的处世思想是很有关联的,他一生为人谨慎,行止得当,生怕有所过失。自己在书法方面也非常讲究用笔合乎法度,从不任笔漫书,以免为后人留下笑柄。”
武老师又讲:“乾隆跋怀素自叙帖卷后。‘淳穆沉厚,清和之气,卷中古色盎然,诸跋尤胜,唐宋人真迹殊不多得。’乾隆字很清和。怀素晚年的小草《千字文 》静气。 跋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 :‘元祐①初,山谷②与东坡、钱穆父同游京师宝梵寺。饭罢,山谷作草书数纸,东坡甚称赏之。穆父从旁观曰:“鲁直之字近于俗。”山谷日:“何故?”穆父曰:“无他,但未见怀素真迹尔。”山谷心颇疑之,自后不肯为人作草书。绍圣中,谪居涪陵,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杨休家。因借之以归,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与元祐已前所书大异。始信穆父之言不诬,而穆父死已久矣。故山谷尝自谓得草书于涪陵,恨穆父不及见也。’ 大意:元佑初年,山谷与东坡、钱穆父一起到京城的宝梵寺游玩.吃完饭,山谷写了几张草书,东坡对山谷的字很赞赏,而穆父在旁边观看过后说:鲁直(山谷的字)的字接近于俗气.山谷问:为什么?穆父说:没有其他原因,只是因为没有看过怀素的真迹.山谷心里很疑惑,从此不肯再为别人写草书.绍圣中年,山谷被贬住在涪陵,第一次在石扬休家里看到怀素的《自序》,所以借走回去临摹了很多天,几乎废寝忘食.自此对于草书茅塞顿开,下笔飞动,写下的字与元佑年之前的字有很大的不同,山谷这才相信穆父的话不是胡说的.但是穆父已经过世了.所以山谷自己说他草书的成就是在涪陵所得,只是遗憾穆父看不见了。古人怎么认识,怎么学习,怎么书写,写字的人有福报,写字享受是相同的。”
武老师讲:“黄庭坚《致景道十七使君帖》 ‘宣州院诸公。多学余。道。书。景道尤喜余笔墨。故书此三幅遗之。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余书不不足学。学者辄笔懦无劲气。今乃舍子瞻而学余。未为能择术也。’ 余是我, 不要学我的字, 方法不正确”。
武老师又讲:“宋高宗赵构《翰墨志》,‘前人多能正书而后草书,盖二法不可不兼有。正则端雅庄重,结密得体,若大臣冠创,俨立廊庙。草则腾姣起凤,振迅笔力,颖脱豪举,终不失真。故知学书者必知正草二体,不当阙一。所以钟、王辈皆以此荣名,不可不务也。’ 赵构(1107一1180)即宋高宗。在位36年,政治上无能,成偏安之局,然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其书法所得颇深。著《翰墨志》一卷。大旨所宗,惟在“二王”。不同于北宋文人那种主意派的书法艺术观,赵构以其自身的学书实践向往古典气息的高雅风格的书法道路,主张并强调书法的基础在于古典。这是具有很大意义的。其论学书,宜先学楷书,后学行、草书,并认为正草不可不兼有,指出了一条循序渐进的学书原则。楷书基本功扎实,掌握了各种笔画的笔势形态,运用了行、草,纵肆挥洒而不失楷法,自然形神兼备,动中有静,不流尘俗。这不仅是经验之谈,也是一条审美创造法则。”
武老师又讲:“苏轼说:‘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意思是说:诗歌到了杜甫,散文到了韩愈,书画到了吴道子,书法到了颜真卿,那么可以说,古往今来艺术上的变通都已经穷尽了。颜体易上手,楷书写如行书用笔,古人评柳公权,如深山休食道士,不吃东西,如道家,但很难写到。颜如儒家,包容很大,都可以学,接地气。”
武老师讲:“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榜书中云:“榜书亦分方笔圆笔,亦导源于钟、卫者也。《经石峪》圆笔也,康氏在这里却大加赞赏《经石峪》。苏东坡曰:“大字当使结密而无间。”康有为却否定“结密无间”的榜书审美,他认为:“此非榜书之能品。试观《经石峪》,正是宽绰有余耳。”联系上下文,我们不难发现,康氏对榜书的结字主张“宽绰有余”。沙孟海年青时去康有为家,见其大字叹为观止,榜书要气势,点画弱化。
武老师最后讲:“欧阳修《试笔》:‘每书字,尝自嫌其不佳,而见者或称其可取。尝有初不自喜,隔数日视之,颇若有可爱者。然此初欲寓其心以消日,何用较其工拙,而区区于,遂成一役之劳,岂非人心蔽于好胜邪?’自己写字时有感觉不好,但书作不要丢掉,隔几天看可能有称心的,写字是享受,又何必在意好不好呢。”
武元子老师还与大家互动,认真点评了魏绍征等三名同志的书作。
大家为武元子老师专业、精彩的讲座热烈鼓掌。
培训部杨建平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