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理论与实践 >> 书法创作学养谈
书法创作学养谈

 

书法创作学养谈

发布日期:2012-01-06 09:48    作者:石松  

书法本指汉字的书写方法。书法艺术的发展近乎与人类的文明同步,可以说汉字的历史就是中国书法的历史。现当代,人们一般把用毛笔书写出的字迹或作品称之为“书法”。广义的书法是指从古至今那些显示在各种载体材料上的汉字书迹;狭义的书法则是指那些用毛笔书写的有一定欣赏价值、审美价值、文字学价值的书迹。

   “书法艺术”,是近代流行的一个概念,基本上是指狭义的“书法”。基于古今优秀汉字书迹,显示出很高书写技艺,具有艺术欣赏价值,人们从观赏艺术的角度,把这些书迹视为一种艺术作品,因此称之为“书法艺术”。

   中国书法作为汉字的书写,其性质与特点和汉字的性质与特点密切相关。大致说来,中国书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㈠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结合:

   汉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在中国书法史上,无论是篆隶、行楷、草书还是甲骨、青铜铭文、简帛、石刻、纸书文字,无论是官方文牍、私人信札,还是抄经、文稿等,绝大多数是为“用”而写,显示出特定的目的。这些书迹的实用性非常明确,但人们在为“用”的书写中又追求把字写得“好看”、“美观”。为了把字写好,中国古代文人一生花费了很多精力与时间,以提高书法技艺。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各类书迹,往往能给人以视觉美感,所以中国书法的审美价值是客观存在的,这是中国书法与其他民族文字的根本区别。

   ㈡符号化与具象性的统一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汉字作为文字的一种,也是一种符号。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在社会生活中约定的,是为记录语言而创造的,是简约化了的。它与绘画有着本质的不同:文字有音、形、义三要素,其“形”有确定的点画与结构。而绘画的“形”不像汉字的“形”具有确定性,且无“音”可读。汉字之“形”作为符号,不描画客观事物。汉字按照语言的规则排列,组合成词和句子。汉字的符号性质决定了它与绘画的根本性区别。但汉字符号通过写和刻显示,由点画、结构、章法等构成一定的视觉形象,所以汉字是具象的。

   ㈢书法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成熟的汉字并不象形,那么它美在何处呢?英国美学家贝尔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汉字亦然。用笔和刀在一定材料上显示的汉字,刀笔趣味鲜明别致,特别是毛笔在纸上提按使转,使纸上的墨迹千变万化,妙趣横生,意味无穷,因而一个经过勤学苦练的书家写出的汉字必然点画、结构和章法都很精美,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再加之书写的文字内容往往是优美的诗文或名人名言,因而使一件书法作品显示出丰富隽永的艺术魅力。

   汉字书法是世界闻名史上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中国书法已经有3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把它划分为若干个发展阶段。诸如;先秦大篆、秦代小篆、汉代隶书、魏晋南北朝的楷行草书、隋唐宋元明清书法以及近现代书法。

   自有汉字产生至秦朝之前的文字,都属于篆字中的“大篆”。如甲骨文、青铜器铭文、石鼓文、帛书和简书等均属于先秦大篆;秦始皇兼并天下后,实行“书同文”政策。经过统一规范的篆书称为秦代小篆,又称“秦篆”,它是由丞相李斯等人在先秦大篆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一种书体,是当时官方推行的标准字体。到了汉代,篆书经过“隶变”产生了结构扁方、笔划平直,有着“蚕头雁尾”的一种书体,历史上称为隶书。它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标志着汉字“古文字”到“今文字”的巨大演变已趋完成;当隶书在东汉大行其道的时候,一种有别与于隶书点画结构的“楷书”风格的字体逐渐产生,同时,行书、草书应运而生,便构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隋唐宋元明清,是书法迅猛发展的时期,各种书体、笔法、理论完全成熟,且出现了不少书法名家。清代中后期,金石学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碑帖共奉,诸体同尊,科举取士,书法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近现代,由于西方现代科学与文化的影响,中国进入了由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代,印刷技术进一步广泛使用,钢笔逐渐代替毛笔书写,尽管涌现了一大批享有盛名的书家,但传统的中国书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书法的实用功能逐渐减弱,而其审美价值逐渐凸现。

   中国书法的类别,按字体来分有篆、隶、楷、行、草之别;按字迹显示的材料来分有甲、金、简牍、帛、石、纸之异;按书体风格来分有赵、欧、颜、柳,苏、黄、米、蔡等等之差;按幅面形式来分,有中堂、斗方、条幅、条屏、对联、横披、扇面、册页之别。

   搞清了什么是“书法”、“书法艺术”以及书法的特点,明确了中国书法的发展状况以及书法的分类,则可以进行书法的临摹与创作。

   在中国书法三千年的发展长河中,篆书有近一千三百年的发展史(甲骨文产生于公元前1300年左右),小篆虽产生于只有15年历史的秦代,但它是通过皇帝颁诏、推行天下的官方文字,点画劲健,圆转流畅,结字匀整紧凑,字形修长,端庄秀雅,讲求对称,具有装饰之美,一般用于郑重严肃的文字书写,它是一种规范化了的文字。本文不妨以小篆为例,谈谈书法的创作与修养。

   书法家要进行创作,必须通过大量的临帖,日积月累,掌握一定的笔法、笔墨技巧,能够识篆,方可以进行书法创作。

   进行书法创作,是一个艰苦、愉快、享受的过程,首先要求作者具备一定的修养,诸如文学修养、文字学修养、艺术修养、道德修养等多种修养。

   作为一个书法家,首先应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文学修养包括诗词、楹联、文章等。书法作品的载体是文字,而文字的内容多为诗词、名言、警句、文章等,这就要求作者博览群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正如古人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贵“破”,下笔取“神”,这样方能“胸罗万象”。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除了本身的技法、笔墨、形式,更重要的是作品的内容。书法作品如果一味用唐诗、宋词、名人名篇,只能沦为抄袭制作。纵使你技法娴熟、笔墨精到、形式新颖、色彩艳丽,但从“创作”的角度而言,仍显得捉襟见肘,不够全面。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令人扼腕的祭侄稿,古今浩如烟海的名碑名帖大多都有着自己独特精美的文字内容。当今的书法创作几乎把文字内容完全抛开。就拿近年的国展作品集《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集(下)尧山杯新人展作品》(下文简称《尧集》)及《全国首届篆书展作品集》(下文简称《篆集》)为例吧。在每届国展征稿启事中,大多均要求“内容健康向上的诗词曲赋、格言、警句等,提倡自作诗词”但“自作诗词”从来都是“附庸风雅”,根本无人理会,内容自撰者寥寥无几,不是“录古诗几首”就是“录论语数则”,不是“录格言数章”就是“抄书论数通”,均无新意可言。所谓“诗书画印”、“诗文”,诗永远是排在第一位的。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道理就在于此。《尧集》中内容属自撰者,在十六位评委及监评中,只有五位内容属于自撰,其余皆为抄录。而这五位中,有四位不是出韵,便是忽视了入声,平仄欠工稳,多少有一些瑕疵,令人遗憾。除评委外,入展作品清一色是古诗词、古联、古文、书论等,无一人自撰诗词,偶有自撰联语者,大多不符合对联平仄对仗之法。评委尚且如此,有什么理由再去苛求作者呢?许多入选作者以为抄录了几段《四书》便与国学有缘,有了“过硬的”文化底蕴,其实不然。能精通或把握自己书写内容者已属难能可贵。文学修养的缺失与薄弱是当今书法界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作品都需自撰,古人好的诗词、名言、警句、书论完全可以大量选用,但一定要吃透内容,不能稀里糊涂。笔者曾见到一位中国书协会员、地级书协领导赠友人的一幅字,内容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咋看是毛泽东沁园春词中之句,勿容置疑,但仔细揣摩,问题出来了。“俱往矣”是承上的,本意是说“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些事”都已经是往事了,而无数个“风流人物”还要看今天。起笔就写“俱往矣”令人匪夷所思,不知所云。另外,笔者又见到一位中国书协会员写给别人的祝寿联,联语为“寿同三(山)岳永,福共海天长”。虽是抄录古联,但写得多了难免俗气,更要命的是,书家把“山岳”写成了“三岳”(本地方言中“三山”二字同音,均读作san)。当索字人求他更换时,因润资不丰,遭到了这位“书家”的拒绝。这位“书家”是看重了钱财而看轻了自己。以上两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些“书家们”文学素养的不足,像这样的人在各级书协会员中大有人在。

   其次,书法家应具备一定的文字学修养。文字学修养包括识篆、书篆、及工具书的选择等。工具书的选择可主要以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为主,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据字源的文字学著作。收字9353个,按字形及偏旁分类,以小篆为主,列大篆异体为重文,以“六书”推究字的形、声、义,是学习篆书的基础工具书。与此相补充的有今人韩登安先生校录的《作篆通假校补》等。此外,容庚的《金文编》、徐无闻的《甲金篆隶大字典》、徐文镜的《古籀汇编》等都有小篆可以参考借鉴。当然,有了一定的工具书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需要多看、多想、多鉴别,明白哪些是正体,哪些是异体,作者应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如头发的“发”与发展的“发”,皇后的“后”与后面的“后”等等,不单在篆书中是两回事,在所有书体中亦不可通用。如临《清?吴让之 庾信诗墨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8月第一版),首先要搞清它是两首五言律诗,其次,“翻译”文字内容,考究文字真谬。书帖中存在的问题有:“迎、白”二字被反印,释文“先看”误释为“先朝”;“乌啼(嗁)”误释为“乌(嗁,衣字旁,读作xi说文释作福也,汉语词典无此字)”再者,属于作者吴让之本人出现的问题有:“花飞一倍低”篆作“华飞一倍低”,“暂合夫容池”当为“暂对芙蓉池”。另外,“畏、尽(盡)”二字书写有误,“尽(盡)”字下应为“皿”而吴误作“血”;“畏”字虽有小瑕,但无伤大雅。再者,吴书中“长廊四望齐”有的版本中为“重檐百丈齐”二者均对。因为在宋代以前,印刷术尚未发明,人们的诗文多依传抄行世,只要是合于诗境、依于诗律都算作对,只是诗意有高低之分,与作者本人修养有关。只有弄清了这些,才可以大胆临摹,进行再创作。比如,在《尧集》中,第166页载有辽宁于淼所书白居易《暮江吟》一首,其中“可怜”写作“谁怜”,“九月”写作“九肉”,并落一“似”字。需要说明的是,“月、肉”两字虽有一定的渊源,但却有本质的区别。说文释月为:“阙也,大阴之精,相形”。释肉为“胾肉,相形”。在说文中,“月、肉”二字字形酷似,但细看不难发现,月字内为两斜划,而肉字内为两个重叠的“人”字形,近似于小篆的“冰”字,胾:汉语词典释为“切成的大块肉”,既为切成的大块肉,肉上肯定有刀痕,有缝隙。这样一来,两个“人”字形的笔划就不难解释,故“月”与“肉”虽像,但还是有差别的。于淼书白居易诗区区二十八字,一别、一错、一漏,却能堂而皇之地入选尧山杯新人展这个“国展中的国展”,其中的“玄机”令人思考。《篆集》第20页,载有贵州黄仁旭(三等奖)的金文联,其隶书释文曰“武眉受福壁疆域,西子会心怀远方”。联意不知所云,使人难以理解。如要解读此联,眉应为“媚”,即武媚娘(武则天),壁应为“辟”即“辟疆”。问题是典籍中“眉”与“媚”可通假,“辟”可用作“壁”,而未见“壁”用作“辟”,当属误用。在金文中可以如此通假借用,但作为释文的隶书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是断不可原谅的。《篆集》中第29页吉林宋旭安(三等奖)与152页辽宁宋炳坤(入选)的金文联,联语均为“四季惠和明花对月,三冬静穆寒夜有钟”,其中“惠、有”二字既不合对联平仄对仗之律,又害对联语意,若用“晴、听”二字,既合对联之律,又升华了对联意境,何乐而不为?原因是作者的文学及文字学功底浅薄,才出现了本不该出现的问题。当然,这样的问题在《尧集》与《篆集》中大量出现,不胜枚举。欣赏的人如骨鲠在喉,欲吐不能。所有这些既属于文学修养方面的问题,又属于文字学修养方面的问题,应当引起书法家们的高度重视。由于篇幅关系,这类问题不在一一展开论述。

   再次,书法家应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是一种综合修养,她既要求作者有一定的文学、文字学修养,同时又要求作者有一定的道德修养。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武术等,均属于艺术修养。我们不要求每一位作者全能,但要求每一位作者起码掌握一定的艺术知识,懂得欣赏美、能够感悟美、善于发现美,把这些美的因素运用于书法创作。一个书家只有懂得艺术,丰富学养,才能触类旁通,他的作品才能耐人寻味,才会气韵生动,才能不同凡响。由于艺术修养牵涉方方面面,涵盖甚广,限于篇幅不在展开论述。

   最后,书法家应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所谓“德才兼备”、“德艺双馨”,“德”与“道”,“道”与“诗”往往是排在第一位的。孔子曰:“志于道、游于艺、依于仁。”仁道、德艺是孪生兄妹,有良好的道德人品,有高超的书法技艺,人们便乐于推崇。所谓“字以人贵”、“人以才高”是也。蔡京、秦桧的字不能说差,但有几人喜爱?历史上往往是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与认可。近年靠剽窃别人、重复自我,拉关系,跑门路加入了中国书协的人,有相当一部分浅薄浮躁,目中无人,夜郎自大,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动辄以“家”自居,使人们对中国书协的评选机制、书坛风气产生严重质疑。他们压根儿不懂“曾经沧海难为水,出却巫山不是云”是丰富学养的真谛,除了玩弄笔墨技巧,自我陶醉,搞坏士风,充当“书奴”外,又能有什么好的前景与归宿?写字靠拼接,做人赖包装,不注重个人修养,不注重字外功的锤炼,纵使一时欺蒙了评委的眼睛,却不能永远欺蒙世人的眼睛。另外,作品评审时的“三秒钟现象”、“走马观花”一旦变成“三分钟现象”、“下马观花”,这些人的作品还会那么幸运地进入国展吗?所以,做人要耐得寂寞,习字要耐得清苦,丰富自我,游艺依仁,这样才合做人之德,才近为书之道。

   叶鹏飞先生说:“书法艺术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有着特殊的社会作用和独特的文化特征。它既是书家寄托情思、表达特定的人生感受、展示自己人生品位的艺术,又是实用和审美、传承和自律,依附和创造相完美结合的形式。”(见叶鹏飞先生著《书法与诗词十讲》第一讲第一节“书法艺术依赖文字内容”首段)所以,要进行书法创作必先夯实自身的学养。只有具备了深厚的文学、文字底蕴,深厚的艺术道德修养,方可任情挥洒,大胆创作,锐意创新,积极进取,方可产生无愧于时代的书法精品,娱乐当代,流传后世,激励人生,使书法这朵奇葩永不凋谢,使我们的民族艺术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