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理论与实践 >> 赵永生---关于诗人贾岛和词人纳兰性德(提纲)
赵永生---关于诗人贾岛和词人纳兰性德(提纲)

 

赵永生---关于诗人贾岛和词人纳兰性德(提纲)

一、贾岛与他的诗作

(一)贾岛其人

贾岛,中国唐代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曾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六年(811),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文宗时任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开成五年(840),为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卒于普州。 贾岛擅长五律,苦吟成癖。其诗造语奇特,给人印象深刻,常写荒寒冷落之景,表现愁苦幽独之情。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对他十分尊崇。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

(二)作品举例:

1、《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先用现代语言来讲一讲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分析诗作:

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

 “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

2、《剑  客》      贾岛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尝试。

今日把示君, 谁有不平事?

【赏析】

    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兴利除弊的政治抱负。 这是一把什么样的剑呢?“十年磨一剑”,是剑客化了十年工夫精心磨制的。侧写一笔,已显出此剑非同一般。“十年磨一剑”,剑为百兵之首,号称兵中君子,自古融豪侠与儒雅为一体。李白就好仗剑而行。此句“十”“一”两个数字相对而成,可见此剑非同一般。磨剑其实是苦练,可见剑客的绝世武功。接着,正面一点:“霜刃未曾试。”写出此剑刃白如霜,闪烁着寒光,是一把锋利无比却还没有试过锋芒的宝剑。说“未曾试”,便有跃跃欲试之意。此句之妙,妙在不正面写锋利而胜过正面写。“未曾试”则正有待试,如果试了,自然知道锋利程度,正因为没有试,锋利到如何却还不能限量。由此回想到“霜刃”一词,更觉寒气逼人了。最后两句,一气呵成:“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一个正义豪爽、嫉恶如仇的剑客形象栩栩如生,一种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跃然纸上。全诗思想性与艺术性绾合得自然而巧妙。语言平易,诗思明快,显示了贾岛诗风的另外一种特色。

贾岛以“苦吟”出名,所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给人的印象好像一个是愁苦呆愣的小老头儿。不过读他这首豪气干云的五言绝句,一副侠客心肠,不禁肃然起敬。

    (三)关于“岛瘦”的新观点

    “郊寒岛瘦”是北宋文豪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对唐中期诗家孟郊和贾岛诗作风格所作的概略性评语。原句为“猗欤(读衣于,感叹)子玉,南国之秀。甚敏而文,声发自幼。从横武库,炳蔚文囿。独以诗鸣,天锡雄咮(读纣,鸟嘴)。元轻白俗,郊寒岛瘦。嘹然一吟,众作卑陋……”。这几句话本来是针对所祭对象而说的,是以元稹、白居易、孟郊、贾岛作为陪衬来颂扬柳子玉的,不料却成为后世文坛上一些人贬评元、白、郊、岛诗作和诗风的口实。

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辞海》“郊寒岛瘦”的词条中也竟然说:“苏氏以为孟郊、贾岛诗的意境简啬孤峭,不够开朗发扬,后来就以此四字表示诗文中类似的意境风格”。

“岛瘦”真的能这样去理解吗?笔者查阅了一下《全唐诗》,该书收贾岛诗约400首,诗中所描写的内容广泛,千姿百态,既有抒怀言志、感时议政之咏,也有怀古思人、描景咏物之唱,其中不乏象《剑客》那样豪放直率,托物言志的刚劲之作,以及如《题兴化寺园亭》那样的针砭时弊,嘲讽权贵,反映唐时“富者兼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的社会现实的作品。当然,我们也应该承认,其诗作中的大部分则是表现个人孤寂生活与感慨的作品。即使是这样,也决不能以一“瘦”而概全,将其诗作的特点笼统地说成是描写“寒瘦窘迫状况”;将“意境简啬孤峭,不够开朗发扬”说成是贾岛诗作的意境风格。

经过研究,笔者认为,后世一些学者在评价贾岛及其作品时,对苏轼所言“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这八个字并未真正理解,甚至可以说对“轻”“俗”“寒”“瘦”甚至是曲解。

笔者认为,苏东坡提出“元轻白俗,郊寒岛瘦”,是在“论道”。道是什么?是每位作者的写作特点及风格。“轻、俗、寒、瘦”这几个简洁的字,高度概括出了元稹、白居易、孟郊、贾岛四人在诗歌创作上的特点,并无轻慢贬低之意。

这种说法是有据可依的。从“俗”字来看,明人俞弁说得比较明白:“白乐天诗,善用俚语,近乎人情物理。”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善用通俗口语,接近群众的思想感情。再从苏轼与白居易的关系看:宋人洪迈、周必大等多方考证后认为:苏轼慕白乐天而自称东坡居士。根据洪迈及周必大的论述我们就能的出这样一条结论,仰慕白居易的苏轼决不会将白之诗作、诗风视为庸俗、粗俗之“俗”。假如是那样,苏东坡岂不是要自我否定?再者,苏轼讲“元轻白俗,郊寒岛瘦”是在颂扬柳子玉的祭文中提出来的,是说柳子玉的诗“天锡雄咮”,一吟唱,“众作卑陋”,仿佛把元稹、白居易、孟郊、贾岛都要比下去了。“比雄则健,比弱则羸”,如果要把苏轼的话理解为是贬低这四位文人的,岂不是等于说“你柳子玉的格调也不高”吗?

对于苏轼对贾岛“瘦”之评语,笔者学识浅陋,不敢妄加评议,只是根据贾岛的生平及诗作风格谈谈自己的一得之见。贾岛之“瘦”应该立体地看,应该全面地看,其“瘦”具有以下特点:

一、冗繁削尽之瘦。这是指他诗作的风骨。清代文人郑板桥在论及绘画艺术时有这样一首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我们在贾岛诗中看不到“冗繁”只见“清瘦”。

二、苦思苦吟之“瘦”。这是指他的刻苦精神。贾岛是以苦吟而著称于世的诗人。他把诗当作生命:“一日不做诗,心源如废井。”(《戏赠友人》)他作诗异常辛苦,“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是最好的注脚。可以说,他的许多佳作都是殚精竭虑,绞尽脑汁而得来的,他为苦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故而神疲形瘦。

  三、雕词琢句之“瘦”。这是指他的诗作特点。贾岛的创作态度极其认真,在作品的提炼、雕琢上所下的工夫极大,他的作品无冗句,无废言,相当凝炼。可以说“琢句而瘦”是贾岛诗歌创作的一大特色。

 四、饥寒交迫之“瘦”。这是说他的悲惨人生。贾岛出身贫苦,自幼出家,每日寒灯古卷相伴,研习佛理,至30多岁才还俗参加科举考试。但屡试不第,生活饥寒交迫。从熟悉贾岛的友人们的诗中也可以了解到他落拓时的惨状:“拄杖傍田寻野菜,封书乞米趁朝炊。”(张籍《赠贾岛》)靠“寻野菜”、“乞米”为炊,生活这样穷困潦倒,其人焉能不瘦!

五、创作范围之“瘦”。这是指他创作题材的局限性。贾岛的诗题材范围狭小。在《长江集新校》所收的404首诗作中,多是朋友酬答之作和表现个人凄苦生活、描写枯寂荒凉的自然景色的作品。间或有揭露社会黑暗及讽刺权贵的作品,但比重比较轻。这与作者早年出家为僧,还俗后专意作诗,接触社会面窄有关。

    不管怎么说,贾岛以自己之“瘦”形成了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写作风格。他在诗中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及所反映出的消极情绪及冷漠的人生态度,对后世产生了难以预料的深远影响。可以这样说:时代造成了“岛瘦”,“岛瘦”又影响了时代。我们今天研究贾岛,就是要深入探究社会存在对于诗人诗风形成的重要影响,同时也要研究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应该怎样用自己的笔去为建设和谐社会出力这一重要课题。我们要学习贾岛的“苦吟精神”,继承他的认真研磨、精益求精的良好文风,理解他无奈的“避世”苦衷和冷漠的处世态度,处理好批判与继承的关系,让祖国的优秀文化在我们手中发扬光大。

二、纳兰性德与他的词作

(一)纳兰性德其人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清初著名词人。精于骑射。在书法、绘画、音乐方面均有一定造诣。

  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1655119日)降生在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纳兰氏家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一出生就被命运安排到了一个天皇贵胄的家庭里,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著锦的。

  纳兰性德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入太学读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纳兰性德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9岁准备参加会试,但因病没能参加殿试。尔后数年中他更发奋研读,并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的指导下,他在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也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基础。他又把熟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时间,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表现出他相当广博的学识基础和各方面的意趣爱好。

  纳兰性德22岁时,再次参加进士考试,以优异成绩考中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的官职,以后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作为皇帝身边的御前侍卫,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参与风流斯文的诗文之事。随皇帝南巡北狩,游历四方,奉命参与重要的战略侦察,随皇上唱和诗词,译制著述,因称圣意,多次受到恩赏,是人们羡慕的文武兼备的年少英才,帝王器重的随身近臣。

但作为诗文艺术的奇才,他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24岁时,他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 《饮水词》,再后有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一处,名为《纳兰词》。

(二)关于纳兰词

纳兰性德词作先后结集为《侧帽》、《饮水》,后人多称纳兰词。纳兰词现存349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真的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倍受当时及后世好评。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就给其极高赞扬:“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朱祖谋云:“八百年来无此作者”。况周颐也在《蕙风词话》中誉其为“国初第一词手”。

  纵观纳兰性德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李煜,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

纳兰性德的悼亡词更是情真意切,痛彻肺腑,令人不忍卒读。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一段时期里,研究界只关注社会性而忽略艺术性,认为纳兰容若的词,或写爱情或写友情,根本没有哪一首批评上层建筑,也没有哪一首关心劳苦大众,就连他那些描写边塞风光的词,也因笼罩着思乡怀人之愁郁,套不上“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套子。 所以,当代每个选本在评论纳兰词时都要说些“内容单薄狭窄”、“思想境界不高”之类的话;在当代人编的书里,纳兰与纳兰词成了文学史的花边,成了可有可无的一抹闲笔。

  这样的观点,在改革开放之后被重新审视,纳兰词的艺术性得到广泛的认可与重视。

(三)词作举例

   (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讲解】: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唐元稹有《古决绝词》三首等。这里的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词情哀怨凄惋(婉),屈曲缠绵。汪刻本于词题“拟古决绝词”后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论,则这“闺怨”便是一种假托了,这怨情的背后,似乎更有着深层的痛楚,无非借闺怨作隐约的表达罢了。故有人以为此篇是别有隐情,无非是借失恋女子的口吻,谴责那负心的锦衣郎的。

(四)从《侧帽集》和《饮水集》得名看纳兰性德

自我认知观念的变化

《侧帽集》和《饮水集》是纳兰性德的两本词集。它们的名称各含有一个历史典实。从词集的名称可以清楚地了解作者起名的初衷,窥见其自我认知观念的变化历程。

一、自赏“侧帽”意在标新立异

性德认为,“侧帽”就是示范,就是启示,就是“一展风流”。

根据资料分析,性德的“侧帽”,具有以下意义:

其一,立满人学汉之标。

其二,革故鼎新,倡领一代文风。

其三,公开侧帽,意在强调“自鸣”。

二、如鱼饮水,自述“冷暖”之感

纳兰性德在刊印第二本词集时,不再采用“侧帽”的名字,而定名为《饮水集》,书名的改变,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在自我认知观念上的变化。

《饮水集》之名源于“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语典。

从写作《侧帽集》最初的词作,到《饮水集》的辑成,性德的人生经历了痛苦的转折。这是一个从“自赏侧帽”到“冷暖自知”的羽化过程。在这种脱胎换骨的“羽化”中,其妻卢氏之死无疑是一副催化剂。        

 

初时,身为清朝贵族子弟的性德,高登金榜,旋即被授予荣衔,亲伴皇帝身边,屡受恩赏。这样的一位少年显贵,当时欲以“侧帽”显示风流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但是理想和现实是矛盾的,一个“励精图治”的少年英才,他与朝廷之间,如同“鱼”与“水”的关系:离开这“水”,“鱼”将无法生活,但这水质、水温,又深深地影响“鱼”的生活质量。“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表达的是“鱼”对“水”的真切感受,其中既有对不如意生活的愤懑与无奈,也有对壮志难申的境遇萌生的自慰与自怜。在这种认知倾向的主导下,新的一本词作集的名称诞生了——《饮水集》!

如果我们把纳兰性德比作“鱼”,则须分析一下他所感知的“冷暖”。

先说“暖”:

第一,性德少年应试中举,中进士,被授大内侍卫,深受恩宠,官运亨通,自然踌躇满志。

第二,他在著名经学家兼史学家徐乾学辅导下,文学潜质得到开发,成就超乎当代诸多学人之上;以文会友,结交一批汉族文人,“皆一时之俊”,从他们那里获得许多汉文化知识,丰富了学养。

第三,性德二十岁时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卢氏“生而婉娈,性本端庄”,婚后夫妻恩爱,感情至深,新婚美满生活激发他的诗词创作热情。《纳兰词》中许多描写闺房生活的作品脍炙人口。

君恩、友请、亲情,使性德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然而这种温暖是短暂的,是有局限的。不久,这种爽心舒骨的“暖意”便被严酷现实的寒意所取代了。

再说冷:

首先,性德本想以文才武略为国家做贡献,但事与愿违,朝廷不给他这个机会,未派他到军前效力,也没有委任与他才能相符的文官职务,仅仅授予一个御前侍卫的角色,他的大好年华和精力,都被消耗到单调、平庸的护驾侍从生活中,因而使他产生“我今落拓何所止?一事无成已如此!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的慨叹。

其次,青春年少,谁不珍惜夫妻恩爱,家庭温暖?但长期的侍卫工作,占据了他的大量时光,很难让他享受欢聚之乐,夫妻刚刚聚首,“眼底风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这是他在《蝶恋花》一词中发出的叹息。

再有,由于身在官场,他有机会观察到封建政治的腐朽与黑暗。虽在皇帝身边受到宠幸,但也感受到“伴君如伴虎”的潜在危险。      

处在这样的环境,饮着这样的“水”,他每每思之觉心冷,每每谈及觉齿冷。

三、自我认知观念的变化对词人作品风格的影响

纳兰性德作为词人,他最初在《侧帽集》中的作品与后来在《饮水集》中出现的诸多作品在风格上的差异就是自我认知观念变化的反映。虽然他也写有一些边塞行吟抒发豪气之作,但为数太少,人们评价《纳兰词》,大多引述他在《饮水集》结集后的作品,爱用“缠绵婉约”、“哀感顽艳”、“凄婉处不忍卒读”来概括其风格特点。 

正是由于对世态冷暖有着切身的体会,“我口写我心”,性德的词才写得凄婉动人。  

纳兰性德的词作,在当时就有很深的社会影响,以至于出现“家家争唱饮水词”的现象。然而性德对自己的词作是有着清醒认识的,“往往欢娱工,不如忧患作”(《填词》),这是他“自道甘苦之言。”

由于纳兰性德所处的特殊社会地位,以及事业和爱情两大不幸,他的词作题材内容受到一定的局限,然而恰恰是这种“局限”,加上他“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将真情凝于笔端,才产生了惊世骇俗的佳作,才形成了婉丽凄清、真挚深切、清新自然的艺术风格。

纳兰性德自己可能都没想到,他最初热衷的“侧帽”,竟然成为了晚到的现实,“饮水词人”,成了他的代称。他亲历“冷暖”而创作的词作,正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欢的文学精品。如果他九泉下有知,应该感到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