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理论与实践 >> 杨建平:《西狭颂》临摹技法解析
杨建平:《西狭颂》临摹技法解析

一、简介

摩崖刻石,汉代隶书。全称为《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狭颂》,篆额有“惠安西表”四篆字,故又名《惠安西表》,又称《李翕碑》、《李翕颂》,俗称《黄龙碑》。

东汉灵帝(刘宏)建宁四年(公元171)六月十三日镌刻,在甘肃成县西狭中段青龙头。

《西狭颂》摩崖可分为四部分。

(一)正文,为标准的正方形,纵横各145厘米20行,满行20字,计 385字,正文内容主要记述武都太守李翕的出身、家世、以及修治西狭阁道造福于民的政绩。

(二)《西狭颂》篆额,“惠安西表”4字小篆一列在上,字径长约13厘米,宽约9厘米

(三)文后题名,12行,114字,小于正文,字形略扁,其中第十行:从史位下辨仇靖字汉德书文,可知《西狭颂》挥翰遣词皆斯人(洪适《隶续》)。

(四)《五瑞图》,位于正文前的拐角处,分别刻有“黄龙” 、白鹿木连理嘉禾甘露降承露人图像6幅和对应的题榜6处。称为邑池五瑞图,象征李翕主政其间政通人和,五谷丰登,民乐其居,图文相应,是东汉摩崖石刻艺术中图文并茂的佳篇,人们合称《黄龙碑》。

在题名中有“仇靖字汉德书文”,故认为撰文、书丹均为仇靖一人所为。

《西狭颂》是我国东汉时期杰出的摩崖巨构,其文体优美,遣词精彩,集篆额、正文、题名、题记及刻图为一体。北京图书馆藏有明拓本。

《西狭颂》与陕西汉中的《石门颂》、略阳的《郙阁颂》同列为汉代书法“三颂”。是三大颂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主要是因为碑体凹进崖壁几米深,上凸下凹,即不被日晒,又避免雨淋。碑刻位于半崖,曾被藤萝遮蔽,一般人很难接近,后来还是被樵夫所发现。全篇汉代隶书真迹清晰可辨。

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谓其宽博遒古;康有为《广艺舟双辑》赞其“疏宕”;杨守敬《评碑记》誉其“方整雄伟,首尾无一缺失,尤可宝重。”;梁启超《碑帖跋》颂其:“雄迈而静穆,汉隶正则也”;日本著名书法家牛丸好一则认为:“《西狭颂》,汉代摩崖的最高杰作”。

其文字考释,见于宋人曾巩《南丰集》、洪适《隶释》、《隶续》,清人顾蔼吉《隶辨》、翁方纲《两汉金石记》、钱大昕《潜研堂金石文跋尾》、毕沅《关中金石记》、王昶《金石萃编》、冯云鹏、冯云鹓《金石索》,今人郭荣章《汉三颂摩崖考释与评价》等。

二、临摹技法

理论指导实践。我们学习书法一定要借鉴前人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从而少走弯路。从书法史看隶书的发展,有两个高峰,一是东汉,字体发展趋于成熟,已经成为通用的文字,今天书法遗存有帛书、简牍书、还有壁画、陶瓶及碑上的刻字。汉代的石碑艺术在这一期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汉后由于行草书的崛起和其程式化逐渐衰落。二是清代以后金石考据学的再度盛行,人们不仅热衷碑版收藏,还临摹学习,一度形成隶书热潮,使清代中后期书坛名家辈出。

清初隶书大家郑簠初师宋珏,后改学汉碑,主要有《史晨碑》和《曹全碑》,尤得力于后者。所书字大小相近,粗细、疏密却富有变化,多姿又规整,既保持了《曹全碑》的特点,又具有飘逸奇宕的新意,世人谓之“草隶”。隶书稍接汉人和富有古意。这些都为隶书开创了新的出路,成为乾嘉以后碑派书法追求的境界,影响甚大。

郑簠关于汉碑与隶书创作的观念:

第一、学习隶书必须取法汉碑。因为好异尚奇,郑簠曾长时间学习明末清初的宋珏(1576-1632)隶书,但最终发现去古愈远,日就支离,于是深悔从前,开始向汉碑学习,并劝勉学者朴而自古,拙而自奇,不必以矜奇为目标。

第二、写隶书虽然要讲究法度但拘泥于法度又会丧失生动。因此能方整规矩,还须讲究险劲的姿态与锋芒。在这个意义上,他特别推崇《礼器碑》:笔力瘦劲,利如銛锋,细若游丝,在东汉诸刻自成一家,令后之学者难于继述。

第三、郑簠将“书写性”视为隶书的魂灵,讲究用笔中的起落、筋骨与呼应。

郑簠的书风与艺术思想,对后来产生了极大影响,尤其对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如高凤翰、金农、高翔、郑板桥的影响更为直接。

《西狭颂》尤其为清代书家所热捧,现存世临摹之作,如黄易获其古茂,伊秉绶获其雄强、陈鸿寿获其奇崛、何绍基获其浑厚。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仁和(今杭州)人。隶书摹《校官碑额》,小隶有似《武梁祠题字》。精于博古,喜集金石文字,广搜碑刻,故隶法中参以钟鼎,愈见古雅。为西泠八家之一。

图隶书《警语》,其书笔划圆润平实,气势宏大,深得古法。

伊秉绶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福建汀州宁化人。其隶书成就最高,为清代碑学中的隶书中兴的代表人物之一。隶书从汉碑中摄取神理,自开面目。用笔劲健沉着,结体充实宽博,气势雄浑,格调高雅。伊氏总结为:方正、奇肆、姿纵、更易、减省、虚实、肥瘦,毫端变幻,出于腕下……”。其所作楹联、匾额,从行款到结体,极富疏密聚散之变化,于遒劲中别具姿媚,个性鲜明,横平竖直。他用篆书的笔法来写隶书,因此笔划圆润、粗细相近,没有明显的波挑。章法极有特色,字字铺满,四面撑足,给人方整严谨的装饰美感,且梁章钜对之有愈大愈壮之评。

陈鸿寿1768-1822)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字子恭,号曼生。是清代艺坛一代大师。为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书法以隶书最为著名。隶书清劲潇洒,结体自由。穿插挪让,相映成趣,在当时是一种创新的风格。他广泛学习汉碑,尤其善于从汉摩崖石刻中汲取营养,在用笔上形成了金石气十足、结体奇特的个人面目。笔画圆劲细插,如银画铁钩,意境萧疏简淡,雄浑瓷肆,奇崛老辣。陈鸿寿的隶书较之以往的隶书具有狂怪的特点,说明他有创新的勇气和才能,但在结字和章法上,用笔仍然属守古法,笔笔中锋,力透纸背。

何绍基1799-1873) 湖南道州(今道县)人,晚清人书法家兼诗人,字子贞,号东洲居士,晚号蝯叟,一作猿臂翁,因其执笔县肘,若开劲弩,故取李广猿臂弯弓之义。何氏精通金石书画,以书法著称于世。誉为清代第一。他说:余学书四十余年,溯源篆分。楷法则由北朝求篆分入真楷之绪。何绍基早年由颜真卿,欧阳通入手,上追秦汉篆隶。他临写汉碑极为专精,《张迁碑》,《礼器碑》等竟临写了一百多遍,不求形似,全出己意。进而草、篆、分、行熔为一炉,神龙变 化,不可测已。至今存临本仍然不少。中年潜心北碑,用异于常人的回腕法写出了个性极强的字。

《西狭颂》临摹技法主要分为笔法、墨法、字型结构和章法四部分。

临摹:应为摹在前,临在后。摹即单字放大双钩填墨,为理性技法学习,注重单字用笔及结构,实为写实;临为感性技法学习,实为写意。学习程序切不可颠倒。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有言:“今天下之士,学之难成者,非独其人之惰学,亦教之无其序也。” 朱熹弟子对朱熹读书所作集中概括有“朱子读书六法”为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其中循序渐进,包括三层意思:一是读书应该按照一定次序,前后不要颠倒。二是“量力所至而谨守之”;三是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从一可见古人对于学习程序和教育方法的重视。

初学临摹最好字在三至四寸大,学会叠竖长形格,竖三尺纸三行纵四共12字,竖四尺纸四行纵六共24字为宜,更易体会用笔、结构关系,并为书写对联作品打下基础。

1、笔法。解读晚清书法家兼诗人何绍基诗作【慈仁寺荷花池(四首录一)】坐看倒影浸天河,风过栏干水不波。想见夜深人散后,满湖萤火比星多。  可见其对生活的细节观察和现实与理想的把握。

何绍基曾曰:“如写字用中锋然,一笔到底,四面都有,安得不厚?安得不韵?安得不雄浑?安得不淡远?这事切要握笔时提得起丹田工,高著眼光,盘曲纵送,自运神明,方得此气。当真圆,大难,大难!”,由此可见其对中锋的高度重视和深刻理解。

包世臣在《艺舟双楫》历下笔谭章论:“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盖两端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幸致。更有以两端雄肆,而弥使中截空怯者,试取古帖横直画,蒙其两端,而玩其中截,则人人共见矣。----中实之妙。”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曰:“故欲运笔,必先能运腕,而后能方能圆也。然学之之始,又宜先方笔也。行笔之法,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此已曲尽其妙。”

如何理解古人:用笔千古不易” “使笔心常在笔画中行”“八面出锋”“ 心圆管直,万毫齐力之说。1用笔千古不易是指一是笔头中心线与纸的垂直角度笔运行的过程,分中锋用笔、侧锋用笔、偏锋用笔;二是由运笔用墨的不同在纸上留下的线条形态分,方笔、圆笔、逆锋、回锋、露锋等。中锋即使笔心常在笔画中行”“万毫齐力的使用笔锋方法,从这一点来讲由古至今没有变。2八面出锋即使用中锋,由中心向上、下、左、右及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八个方向书写的方法。此法为国画常用笔法。如画树要中锋从下至上用笔,固古人讲书画同源”。3、古代书家个人使用、掌握、控制笔锋、毫翰的方法是不同的,汉人使用的桌子称几较低,是盘坐悬肘书写;唐的桌子较高固可端坐枕肘书写;清人善写大幅作品,必为悬肘站写;还有何绍基肘用笔之说。从生理学角度讲,生活地域、环境不同,人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也不相同,怎么能有千古不变的道理呢。

用笔原则:书写是我国文化、历史传承的载体,几千年来书法始终以实用为第一位,从文字、字体的由简至繁,在由繁至简的发展也可得到证明。潘伯鹰先生在《中国书法简论》中曾论笔法:写横划,先竖后横,写竖划,先横后竖。于右任 在其《散论》中论:我写字没有任何禁忌,执笔、展纸、坐法,一切顺乎自然……在动笔的时候,我决不因为迁就美观而违犯自然,因为自然本身就是一种美。我认为他们强调一、用笔要简化其动作,即总结用最简单、最自然的运动,达到临写碑帖线条形神近似的要求。二、在连贯书写运动中完成点划的标准造型。用笔书写,要讲笔划的承接运动,即上一个笔划的收笔又是下一个笔划的起笔,循环往复中完成点划的造型,并有自然贯气之感。三、身体的各部位要放松,古有赵孟俯日书万字之说,如执笔过紧,可想而知。运用这些原则,形成的艺术感觉、艺术风格从历代传承优良的书法艺术作品中随处可见。

持笔方法:站书、坐书、壁书有不同的持笔方法,主要使书写便捷,姿态端正、自然。手指持笔杆不要太紧,力量不要太大,以笔杆不掉方好,这样手指可左右转动笔杆达到调锋的目的。

用笔的技法和规律:现毛笔有短锋、长锋、软毫、硬毫、兼毫、新笔、旧笔等之分,其用笔的技法是不同的,因此要求我们不断总结适合自已行为习惯的使用、控制中锋用笔,侧锋用笔,偏锋用笔以及逆锋、露锋、调锋、扑毫、跪毫、使转的方法,方可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切不要死学教师的用笔方法,因为他的方法只适合他的书写习惯,我们观察其技法,只是为了体会其书写状态,总结其用笔的规律罢了。当然我们检验其技法的正确性,主要看书写的线条质量。

用腕:用笔动作的核心是用腕,古人有八面出锋之论,讲的既是书写时以腕为轴心向八个方向用笔,研究其理,有几大特点:1、臂为支点稳定性强。坐写因枕肘小臂固定可不论,立写、壁书时臂也基本不动使其成为支点,增加其稳定性。2、活腕增加了运笔的节奏。以腕为中心用笔,向外辐射笔锋距中心越远,其速度变化越大,即古人常说:书有二法,一为疾,二为涩。得此二法书妙尽矣。”3、用腕控制的范围较用指要大。其随手持笔杆由低至高范围向外扩延。因此不论坐、立书写特别是行草书都要活腕书写方妙。用腕书写时是还原了古人的书写状态,对掌握字的结构造型规律也有好处。很多人立写时有用臂和手指配合书写的习惯,没有用腕,因此动作很死,笔速缺少节奏感,所表达的线条生硬僵化,无法达到临帖形神近似的要求。初学者要引以为鉴。       

我理解古法用笔先求骨力,实为力量。要做到中峰用笔:三笔三要。一逆、露峰起笔,要果断。二刹峰运笔,要实,自然,动作按大提小。三到位停笔,要稳。主笔波折弱化出峰动作。少时可加出峰动作,更多是不加。运笔要下按(即刹峰)自然,笔笔送到位,注重线条中段的书写质量,伊秉绶得其极致,何绍基得其浑厚,重视熟练的运用中锋,强调书写性(即速度)与笔、墨、纸四者的配合关系。切忌描眉画眼,“书写性”是隶书用笔的魂灵。

2、墨法。用墨是配合用笔达到临帖线条形神近似要求的重要技法之一。古人有墨分五色之说:为焦、浓、重、淡、轻,还有老木枯藤重若崩云,轻如蝉翼之形容,从另一方面验证书画同源”“书肇自然的道理,可见其用墨的重要性。

用墨清洁:应该注意几点,一是砚台要经常清洗干净,为专用宿墨表现手法留下残余的墨渣发酵变味,可加花露水杀菌去味;二是现用现加墨,特别是夏季砚内墨隔夜易变质,成为灰色;三是所加水为清水,最好为纯净水,使调过的墨汁不易变质;四是毛笔用后一定要在清水内泡半小时,使笔根存墨渗入水中,并清洗干净,以防存墨集聚涨裂笔杆掉头,同时也防残墨变质。

用墨技法:1、墨汁加水调配法。此法简便易行,可用于现所有产地的生宣纸,被大多数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采用。因为安徽生宣渗化性强,墨汁因品牌不同,浓稠度也不尽相同,采用墨汁加水进行调配的方法,使配制至书写时墨色重而又不滞笔方好。2、不规则的蘸墨、水法。即书写时各备墨、水,使用时无序的蘸墨和水,使之达到墨色叠宕特殊的艺术效果。3、焦墨法。即取墨汁晾至稠度较高时使用,一般用于熟宣或绢的书写,清邓石如即用此法。4、宿墨法。即墨放置一夜后,发酵变灰后加水书写,可使墨色灰中透白,产生葡萄珠似的立体效果。5、另法。现一些书家为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也使用金、银粉、牛奶、醋、稀料等化学、生化、固液体调配墨。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配墨法会为其达到艺术效果随之有很大的变化,正可谓与时俱进吧。

不论书用其法,要掌握每次蘸饱墨用完的原则。长期坚持必有收获。

3、字型结构。我们学习《西狭颂》不只是学习其现有的385个字,而是通过研学部分字结构总结分类,寻找规律,掌握汉字《西狭颂》风格的字型创作。

研学结构有两种方法:一体制、偏旁部首研究法;笔画、空间研究法。

一体制、偏旁部首研究法。汉字体制分独体字与合体字。多数的偏旁部首属独体字。合体字按偏旁部首基本分为: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半包围结构。按照此将《西狭颂》字进行分类研学,提出结构规律,定有收获,同时也为今后生字创作奠定基础。

笔画、空间研究法邓石如书法要诀:“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 这句话有几层意思:一汉字都是方块字,因此要确立统一的标准方格概念。二笔画少空间大,笔画多空间小。三把笔画少的写小,把笔画多的写大。四把笔画少的写大,把笔画多的写小。从而强化了作品的视觉感受。观其古人所有经典作品此法随处可见。行草书的单字方格不一样大而矣。

4、章法。清人徐树钧称《西狭颂》为“疏散俊逸,如风吹仙袂飘飘云重,非复可以寻常蹊径探者,在汉隶中别饶意趣。” 《宝鸭斋题跋》。面对整张的拓片,领略它的精神。其章法特点:一井然有序。横行,纵列,比较精工。二疏朗有致。字距大,行距密,雄浑质朴。三注意字行之间的联系,使整幅临作精神异彩。

古法洞达。领略汉人和汉碑的格调气韵,清于令淓在《方石书话》论:“汉隶古拙之气,去篆籀未远,犹存前代骨力,故书法之亡在气骨,不在形体。”

时人对邓石如的书艺评价极高,称之“四体皆精,国朝第一”,与时俗馆阁体格格不入,表现出勇于探索的精神。刘墉陆锡熊 :千数百年无此作矣。曹文埴:此江南高士邓先生也,其四体书皆为国朝第一。包世臣《艺舟双楫》:神品第一 。赵之谦:国朝人书以山人为第一,山人以隶书为第一;山人篆书笔笔从隶书出,其自谓不及少温当在此,然此正自越少温,善易者不言易,作诗必是诗,定知非诗人,皆一理。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清代书人,公推为卓然大家的,不是东阁学士刘墉,也不是内阁学士翁方纲,偏偏是那位藤杖芒鞋的邓石如。” 此为学汉碑者悟。

另附工临、意临五图

20111219

 

附图1

 1.jpg

 

附图2
2.jpg

 

附图3
3.jpg

 

附图4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