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孔奇先生画作印象
韩家文
初看吴先生的画,一种清爽之气迎面袭来。用笔,精致细腻,令人叫绝;用色,清新淡雅,独有家法。
清气,可以说是吴先生画作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自古以来,文人画都在追求一个“清”字,多少人奋斗终生难得其真经面目,而只有那些名留千古的书画大家们,才能得以清新出奇!
吴先生早年曾投师于花鸟名家江寒汀先生,青年时又入书画大师刘海粟门下。八十年代初留学法国国家艺术高校。几十年来,他身体力行,辛勤耕耘,坚持不懈,为弘扬中华民族艺术和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原国家主席江泽民曾收藏了吴先生的《黄山风光图》。原法国总统希拉克也曾收藏吴先生的《松寿图》,并高度评价吴先生的绘画艺术。
青松红荷寄真情
这是一本吴先生去年出版的画集,名为《水墨聚集》,副题为《红情绿意》。画集题目主副相映,可见吴先生的水墨、色彩、情意三者是完全融为一体的!然而,细看这本画集,我们看到吴先生的画作大体上可以说是有两类面目。我把它分称作清秀类和朦胧类。
远山空濛,云雾缭绕,一曲清泉由远而近,近处山石嶙峋,眼前一斜松枝横出,两只小鸟静立冥思,下面是泉水湍急流淌。整个画面以水墨青蓝冷色调为主,唯有小鸟胸腹的黄褐与下方一小树红叶形成呼应,格外提神!这就是一幅名为《听泉》的画作,给人们创造的意境。
整个画面清丽淡雅,极富中国传统书画工夫。且情景交融,意趣相生,使人仿佛置身其中,能听到那潺潺的泉水流动声!
我认为,这可以称是清秀类的代表作了!这类画是从传统中来,兼工带写,皴擦点染,笔法纯熟,是典型的文人画作。
笔者注意到,这幅《听泉》在封面上与画集中第八页的画作,是两幅画面大体相同的作品。人们稍不注意,就会被忽视了。这也可以看到吴先生的笔墨工夫,非同一般了!
吴先生以写松、画荷见长,被人们称为“松荷大师”。他爱松之抗严寒、傲冰雪;爱荷之出污泥,性高洁;倾心尽力,刻画形质,壮其风神,达其性情。他笔下的松,铁骨铮铮,枝走龙蛇,针挺钢筋,生机勃勃;他笔下的荷,亭亭玉立,叶梗高挺,花艳不妖,清新秀丽。
松荷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一直是中国人心目中坚贞与纯洁美好品质的象征。吴先生的松荷大多是清秀类的作品(当然并不是全部的),而且许多是尺幅较大的作品。画作大气磅礴,意境深远,写心状物,充分表达了身居国外,不忘祖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高贵精神和不懈追求。
最近,笔者又见到吴先生一幅《长城》新作。场面宏大,万山叠翠,长城蜿蜒,龙盘虎踞,令人震撼,充分表达了吴先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洋为中用焕新姿
《红情绿意》作为副题出现,可以说是吴先生作品朦胧类画作的代表。《红情绿意》是一个什么样的画境呢?
打开画集的第三十九页,出现的是红绿点块和墨色线条组合的画面。其墨色有浓淡,颜色有深浅,线条有长短,色块有大小。近看难以分辨到底为何物,只把它推向远方才逐渐让人一点点看到其中的奥妙——一片山野莽林赫然出现在眼前,枝干斑驳陆离,五色相间,红似山花,绿如枝叶,白是光,灰是影。整个画面如披云,如挂纱,似梦,似雾,宛然月下朦胧的林间山路!
这类作品大体还有《姹紫嫣红》《梦境》《金秋》《霜彩》等等,它给人留下的更多想象空间,但大多要用题目来引导观众,把人们的想象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达到作者与观众的充分交流!
这种风格,让人一下子想到了西方印象派的作品。这是吴先生在法国进修绘画,学习油画,融西方技法为我用的结晶。它注重光影色彩,强调个体印象,极具朦胧般的幻境,因此意象性或抽象性更强一些。当然,从根本上它还用的中国画的墨色笔纸,和中国画的泼墨水彩画法更有相似之处,但又让人觉得大有区别,时时见笔触,处处有点线!
挥洒自如见清气
我们说,把吴先生的画分成称作清秀类和朦胧类,这只是一个大概。前者或更偏于具象一些,后者或更偏于意象、抽象一些。虽风格各异,但吴先生挥洒自如,左右逢源,这对于一个画家来说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美国世界文化同盟名誉主席、著名书画家、艺术评论家吴炳伟先生曾撰文,称赞吴先生的画是“简洁而隽永,淡雅且传情”。这一品评是很有道理的。
淡雅,自然是只有淡了,才能雅;简洁,自然是简约净淡了,才能清新。因此,清、淡、简、雅自是有天然联系,且相辅相成的。
吴先生清秀类画作,自不必言其清气袭人,就是那朦胧类的作品远远看去,光影色墨,也幻化出一种美妙的意境,而决无一丝的浊气。